科学研究及主要成果

研究成果

名称年度类型等级完成人
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疗效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201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王洁
P53基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张珊文
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疗效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研究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王洁
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疗效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研究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王洁
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疗效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2011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王洁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中药干预效果与机理研究2011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李萍萍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应用研究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张晓鹏
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2011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王洁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朱卫国
 2011年 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二等奖朱卫国
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12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季加孚
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1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季加孚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中药干预效果与机理研究2012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李萍萍
脑胶质瘤诊疗技术创新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2012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宋韦为第二完成人
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影像学检查规范及优选指南的建立和临床应用201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我单位是第二完成单位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及其在抗血管生成治疗中的应用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寿成超第三完成人
中国黑色素瘤个体化治疗模式的初步建立201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郭军
肿瘤患者心理康复系列科普作品2013年华夏医学科普奖 唐丽丽
中国黑色素瘤个体化治疗模式的初步建立201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郭军
胃癌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2013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季加孚
中国黑色素瘤个体化治疗模式的初步建立201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郭军
中国黑色素瘤个体化治疗模式的初步建立2014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郭军
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机制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尚永丰等
胃癌综合防治体系关键技术的创建及其应用201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季加孚等
胃癌综合防治体系关键技术的创建及其应用2016年高校科研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季加孚等
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晚期胃癌精准治疗体系的初步建立2016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沈琳等
可手术切除期肺癌规范化综合诊疗及临床转化应用2016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杨跃等
胃癌综合防治体系关键技术的创建及其应用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季加孚等
适合中国人群特征的胃肠间质瘤个体化药物治疗体系的建立2017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沈琳等
适合中国人群特征的胃肠间质瘤个体化药物治疗体系的建立2018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欧阳涛等
通关藤提取物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及机理2019年中国中西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李萍萍等
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在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2019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朱旭等
多模态影像与分子指标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2019年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于会明等
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显像的技术创新及转化应用2020年中华医学会二等奖杨志(4)
消化系统疾病超声多模态系列研究及优化策略的建立2020年中华医学会三等奖严昆(4)
前哨淋巴结特异性探针的研制及临床转化2020年北京医学会三等奖杨志等
新型生物信息微纳传感器应用基础研究202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二等奖杨跃
胃肠道肿瘤精准治疗一体化研究体系的建立2020年中国抗癌协会一等奖沈琳等
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2020年中国抗癌协会 李文庆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20年何梁何利基金会 季加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