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41-342期(完成)-1.jpg

PMBCL基因组特征分析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30

德国研究者Noerenberg等报告,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的大规模基因组特征分析,确定了新的治疗目标和遗传病变,可供精细的风险分层。DUSP2和CD58突变分析,可指导R-CHOP方案、剂量调整的EPOCH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之间的选择。(J Clin Oncol. 2023年12月6日在线版)

PMBC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淋巴瘤,主要影响年轻女性患者;目前尚缺乏可供风险分层的大规模基因组调查和遗传标志物。为了阐明全部的基因组改变,该研究纳入340例未经治的PMBCL患者样本,通过全基因组测序(20例)、全外显子组测序(78例)和靶向测序(308例)分析基因组改变,使用多变量Cox回归模型确定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变量。

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在TP53相关基因(TP63、TP73和WWOX)中,通常存在被破坏的p53途径和非冗余性的体细胞结构变异(SV);并鉴别出了可促进免疫逃避的新SV(DOCK8和CD83)。突变和拷贝数的整合,扩展了已知PMBCL改变(如ARID1A、P2RY8和PLXNC1)的数据库,并对表观遗传/染色质修饰物有一种未被认知的作用。

多变量分析确定了6个具有显著预后作用的遗传病变。CD58突变(31%)与较差的PFS(HR=2.52,95%CI 1.50~4.21,P<0.001)和总生存(OS:HR=2.33,95%CI 1.14~4.76,P=0.02)间均有最强的相关性。携带CD58突变的IPI高危患者的预后特别差,5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41%和58%。

CD58突变状态的不良预后意义主要见于非强化治疗的患者,这表明剂量强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种高危标志物的影响。相比之下,DUSP2突变患者(24%)表现出持久的疗效(PFS:HR=0.2,95%CI 0.07~0.55,P=0.002)和延长的OS(HR=0.11,95%CI 0.01~0.78,P=0.028)。

基于CHOP样方案治疗后,患者有非常好的结局,5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93%和98%。

(编译 张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