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59-360期(完成)-1.jpg

断食可能增加小鼠患癌风险?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0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Imada等报告,断食可带来某些健康益处的同时,可能有增加肿瘤形成的风险。(Nature. 2024年8月21日在线版)

研究者此前曾发现,断食可帮助老年小鼠增强肠道干细胞的再生能力,促进肠道内壁再生和修复,有助于肠道从损伤和炎症中恢复。既然断食促进组织修复有赖于促进成体干细胞增殖,是否有增加患癌风险的可能,毕竟肠道和其他组织中有些肿瘤可能源于干细胞。

研究者进行了小鼠实验,不仅关注断食后小鼠体内的改变,也关注断食后再次进食阶段的改变。研究者将小鼠分为3组:一组进行短期断食,24小时内不吃任何东西;一组先进行24小时的断食,在随后的1天或3天内恢复自由进食;最后一组始终自由进食作为对照。接着,研究者采用多种方法评估了这些小鼠的肠干细胞在这三个阶段的增殖能力。

无论是对于肠隐窝(肠干细胞的常驻位置)的分析,还是在体外用肠干细胞培养类器官,以及体内肠道损伤模型都一致显示,在24小时的断食期和断食结束后的恢复进食期,肠干细胞处于不同的状态。相比始终自由进食的小鼠,经过了24小时禁食让小鼠的肠干细胞有了更强的增殖能力,但这些干细胞在恢复进食的阶段才真正推动再生。

在断食状态下,细胞会改变能量利用方式从而在营养不足时存活下来,当再次有营养物质可用时,干细胞激活相应程序,以便重新填充肠道内壁。

进一步研究显示,断食后恢复进食时,这些肠干细胞激活mTOR信号通路,这条信号通路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从而有助于细胞生长和代谢。研究者还在这些干细胞中发现,mTOR通路激活后产生大量多胺(polyamines),这些小分子可帮助细胞生长和分裂。

尽管干细胞干性增强有利于组织再生,但“过犹不及”的话可能产生不利的后果。在恢复进食阶段,由于肠干细胞正处于高度再生状态,更容易有癌变的机会。

研究者还研究了自身带有致癌基因的小鼠,且可人为操控该基因启动时间。实验发现,相比在禁食状态下启动该致癌基因,在小鼠断食后恢复进食的阶段启动致癌基因,肠道发生癌前病变的可能性要高得多。

研究者探讨了间歇性断食,发现与始终自由进食的小鼠相比,肠干细胞内的致癌基因在断食后再进食时启动,使其肠道肿瘤发生率更高。实验结果表明,断食结束后重新进食的状态既会增加肠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也会增加肿瘤形成的风险。

研究者指出,目前的研究结果只是考察了短期禁食对于小鼠的影响,且实验中考察的是明确携带癌症突变的小鼠。“饥一顿、饱一顿”是否会对人类产生类似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才能得出结论。但这些实验结果提醒我们,人们在断食结束后恢复进食的阶段,如果接触到诱变剂——比如烧焦的肉,有可能增加病变机会。在规划断食策略时,要想避免增加癌症风险,须仔细考量和研究断食周期,因断食之后的进食会导致干细胞驱动的再生和致瘤。 (编译 张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