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封面.jpg

与胚系CTNNA1功能缺失相关的遗传性弥漫性胃癌谱系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4

葡萄牙波尔图大学Lobo等提供了有力证据表明CTNNA1截短变异与弥漫性胃癌(DGC)和乳腺小叶癌(LBC)风险正相关,NMD是导致CTNNA1下调的病理生理机制。该研究证实与CDH1相比,CTNNA1属于中等外显率的遗传性弥漫性胃癌(HDGC)致病基因。该发现对制定CTNNA1携带者及家族的监测和/或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JAMA Surg. 2025年9月17日在线版)

DGC是CTNNA1基因种系变异携带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一项研究估计其80岁时的终生发病风险达49%~57%。目前关于CTNNA1相关HDGC的功能缺失机制、变异类型致病性、疾病谱系及癌症风险的认知仍十分有限。

该研究旨在探索CTNNA1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以改进携带者的基因检测标准、监测和风险降低建议。

研究分析来自351个CTNNA1变异携带者家族的1308名个体及37 428名非携带者的分子、临床和人群数据(欧洲和美洲先辈),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CTNNA1基因敲除胃癌细胞系及CTNNA1人源化果蝇模型,评估CTNNA1相关功能缺失机制。

385-386期(完成)-30-.jpg

CTNNA1截短转录本被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机制降解,且截短变异携带者的DGC组织均丧失αE-连环蛋白表达。在果蝇模型中,截短转录本无功能,而非截短转录本则保留功能。截短变异携带者的DGC风险较非截短变异携带者高8倍。

CTNNA1截短变异携带者的胃癌和LBC风险分别仅为CDH1致病性/可能致病性变异携带者的1/5和1/8。CTNNA1截短变异携带者的胃癌风险较野生型个体高7倍,而CDH1截短变异携带者风险较野生型个体高38倍。

LBC在CTNNA1截短变异携带者中反复出现,部分患者不符合HDGC临床标准。通过简化既往基因检测标准形成的"波尔图"标准,使CTNNA1携带者家族的检出率提高9%,且检测效能未低于HDGC 2020临床指南。黄斑营养不良-2型与非截短变异(特别是αE-连环蛋白M片段变异)呈正相关。

(编译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