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3日,旨在共促医学创新、共话临床研究、共谋造福患者的2024北京肿瘤临床研究希望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百余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临床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和产业人士共聚一堂,就国际临床研究策略进展、管理创新以及各肿瘤学科的临床试验最新成果、路径实践展开热烈交流。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钟东波到场并为大会做开场致辞。
钟东波书记表示,肿瘤是影响人民健康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这一领域仍有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围绕这一领域开展工作,通过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药物临床试验不断实现突破,是对“科技创新要面向人民健康”的直接体现。同时,要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在防治疾病、促进健康中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水平飞跃性的进步一定是技术进步带来的。
钟东波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深刻认识医院在医学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医院在整个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表现,侧面反映了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医院要以注册研究来打磨水平,进一步追求更高阶的IIT研究。在这方面北大肿瘤医院在北京市乃至国内都是领先者,要继续致力于开发创新药械、探索疾病更好诊疗场景和技术方案。
钟东波书记最后总结道,以创新思维、协调各方协作,实现医药领域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是实现“科技创新”国家战略的重要实践,也面临诸多挑战。这时就更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和充分协作,减少信息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协作可以通过政府推动、学协会组织或医院牵头多层次开展。希望大家以此为平台,促进各领域、各区域专家充分交流,为人民生命健康集智攻关,驱动我们在临床研究和诊疗水平上不断提高。
主持大会开幕式的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子禹表示,大会之所以突出“希望”,是因为北大肿瘤医院的院徽就是“一扇希望之门”,代表每一位医者都致力于为患者打开生命的希望之门,代表在抗肿瘤路上医患同心、共同决策、共迎曙光的历程,也代表北肿人让患者满意、让员工高兴、让政府放心的长期追求。
我院党委书记朱军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最近十多年的发展中,聚焦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在全国同行以及国内外医药研发企业的支持下,做出了一点成绩。未来将继续肩负北大肿瘤、北大医学的责任与担当,继续以高质量临床研究为切入点,推进更多抗肿瘤新药、新疗法的落地,在各方的支持与协同下,引领北京市乃至全国肿瘤学科的科研水平,继续迈进,扎实工作,提升技术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杜克大学临床研究所罗晟教授为与会者带来题为《早期单臂研究策略:如何通过自适应设计,使最小样本量的研究成果发表于顶级期刊》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早期探索尤其是联合用药,如果期待一个好的阳性结果,对样本量要充分考虑。为了保证效率,根据早期安全性的数据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建议采用二阶段的设计,而采用灵活的adaptive design二阶段设计, 所有的自定义背后都需要提供科学严谨的设计依据。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主任、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许铭分享了《抗癌药物国际临床试验与监管进展》,从药物临床试验概述、抗癌药物临床实验进展分析和未来总体趋势以及药物临床试验的国际监管四个部分为与会者进行介绍,并提出去中心化(DCT)、平台性试验、真实世界数据以及建立临床试验网络成为推动目前全球临床试验方案的重要步骤。
他还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讲解了AI、大数据等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以及开展全球多中心试验时面临国际监管的相关问题。
我院侯艳教授分享了《IIT研究在成果转化中的统计学考量》的主旨演讲。候艳教授分别从个体化诊疗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新适应症拓展三个场景来展开,详细阐述了生物统计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并强调了生物标志物开发在精准医疗中的重要性。
她指出,统计学在数字化疗法开发中具有的关键作用包括数据驱动决策,即通过统计分析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产品开发和决策;确保研究有效性,即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我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江旻为与会者做题为《数据赋能以患者为中心的研究型医院建设》的主旨演讲。江旻主任表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临床研究,希望实现从临床发现到临床的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临床应用的闭环。
实现这样的闭环,离不开多年来硬件和管理体系的持续升级,包括空间利用和人力拓展、研究型病房建设以及SSU的不断优化等,还体现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伴随支撑,例如2013年医院就上线了患者免支付系统,如今它依然可以支撑1000多项在研的临床研究,以及疫情期间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远程监查,为后续制定DCT的相关指南提供了重要支撑等等。
罗氏制药中国医学事务部副总裁李滨博士则为大家带来《数字化医疗孵化转化和概念验证中心构建》。他回顾了人工智能或数字疗法的技术在驱动整个创新医疗方面的系统转型状况,为与会者分析了全球和中国创新医疗数字疗法的案例,并介绍了数字产品的创新研发和孵化转化流程。
本次大会已是连续第二年举办,除主论坛外,还设有五个分论坛,分别聚焦乳腺肿瘤、GCP管理、淋巴肿瘤、消化肿瘤与Ι期研究、胸部肿瘤等主题,参与分享和讨论的嘉宾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河北、河南、浙江、山东、湖北、辽宁和内蒙古等地,以及来自美国的肿瘤专家通过线上参与,500余位来自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国内外医药企业以及SMO、CRO等相关单位的人士到场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