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新辅助治疗胰腺癌 BMS-813160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发表时间:2025-04-27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Grierson等报告,新辅助BMS-813160/纳武利尤单抗/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GnP)耐受性良好,似乎达到了与历史数据相当的客观缓解率(ORR)和可切除性,然而,局部晚期(LA)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延长,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更有效的CCR2靶向治疗的Ⅱ期研究。(Clin Cancer Res. 2025年3月24日在线版)

    在临床前模型中,通过C-C趋化因子受体2型(CCR)靶向PDAC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提高化疗疗效并恢复T细胞免疫。

    该项Ⅰ/Ⅱ期单机构研究分析了GnP联合CCR2/5抑制剂BMS-813160和纳武利尤单抗(28天一个周期,共4周期),治疗边缘性可切除(BR)或LA-PDAC患者的疗效。BMS-813160的Ⅱ期推荐剂量(RP2D)在3+3设计中确定。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和ORR。次要终点包括切除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和总生存期(mOS)。

    8例患者单用吉西他滨和GnP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29例可评价疗效)按照RP2D治疗。未发现纳武利尤单抗或BMS-813160的3~4级毒性。经过4个周期的研究治疗(26例),BR-PDAC和LA-PDAC患者的ORR分别为35.7%和16.7%,而对照组患者的ORR为0%。78.6%的BR-PDAC和16.7%的LA-PDAC患者在完成研究治疗后接受了手术切除。

    意向治疗分析中,BR-PDAC患者的mPFS和mOS分别为14.6个月和20.4个月;LA-PDAC患者分别为14.7个月和17个月。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肿瘤内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减少,T细胞增殖和效应基因表达增强。 (编译 郭静诺)

    373-374期(完成)-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