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化教学与师资培训双管齐下,赋能核医学人才培养
2025年11月5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住培基地以“提升质量、加强规范”为目标,特别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陈雪祺主治医师,开展“教学阅片”示范化教学与师资培训专项活动,为基地教职工与规培学员打造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指导性的“教科书级”教学实践。活动由核医学科住培基地负责人李囡主任医师主持。医院规培办公室老师参与全程并进行教学督导。
聚焦核心,打造规范教学样板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指导专家,陈雪祺主治医师长期深耕核医学影像诊断领域,曾在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年会中进行教学阅片专题展示,教学经验扎实丰富。此次,围绕核医学专业核心知识点 —— 肺通气/灌注显像,陈雪祺医生提前制定详实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年级规培医师的能力层次分层设置讨论重点,核心聚焦 “肺通气/灌注显像不匹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教学中还融入医学人文思政视角,通过 “引导式提问 - 学员互动 - 实时总结” 模式,拆解专业难点的同时调动学员积极性,让 “被动听” 变为 “主动思”。
覆盖全科,夯实师资教学能力
本次师资培训以 “全口径覆盖” 为目标,核医学住培基地中级及以上职称、具备带教资格的全体教职工(包括:医师、护士、技师、药师、物理师等)全员参与,观摩学习,从 “教” 的源头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基地住培、专培医师、研究生、进修医师必须全员,现场互动交流,从“学”的情景激发求知兴趣。培训中,陈雪祺医生不仅示范教学阅片规范流程,还同步分享分层教学设计、临床思辨引导等实用技巧,提供可复制的教学方法论。
反响热烈,助力人才培养提质
活动现场氛围浓厚,规培学员与参训教师均表示 “收获超出预期”。规培学员反馈,通过案例拆解与互动讨论,对肺通气/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临床思辨与图像分析能力提升显著;受训带教教师则认为,示范教学为优化教学思路、增强分层教学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核医学科住培基地负责人李囡主任医师表示,此次活动是基地落实 “规范化住培” 要求的重要实践,未来将以此次示范化教学为基础,持续完善教学阅片规范与师资培养体系,通过 “教学相长” 的良性循环,为核医学领域培养更多兼具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优秀人才。


“教学阅片”示范化教学及师资培训现场
撰稿人:范洋、刘畅
审阅人:李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