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访中的感动
电话随访工作中常有患者让我转达他们对医生的感激之情,太多这样的嘱托真有应接不暇之感,我常为应下了却未兑现而自责,有些感激却是我不能忘怀的,那种感激让我感动、让我不能不记录下来。
面对电视机的跪拜
一位术后3年的74岁胃癌患者,在电话里对我说“我在电视里看见季大夫了,我当时就在电视机前给他跪下了,是季大夫救了我的命,请你转告季大夫我给他磕了头了…”跪拜!多么崇高、诚挚的敬意,我一时感动的无语对答。这位老工人的感恩之举源自于内心无以表达的感激,他详述了自己曲折的治病经历,因为高龄、糖尿病等原因,外院都不愿意接收他,恰巧短暂回国的季大夫为他在短时间内做了“一举三得”的胃癌手术:胃三分之二切除,同时做了脐疝手术,侵及胰腺的肿瘤切除了,手术后不但胃癌治好了,原来二十几年的糖尿病一下也好了很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无条件接收了他,可他想表示的谢意却都被拒绝了:红包被拒、中秋的月饼被拒、出院时想给他磕头也被拒了,才有了在电视机前跪拜的感恩之举。电话里老人由衷表达:谢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所有人!
想为护士做奖杯
在我的随访中很多患者都记得医生名字,有些患者能悉数报着各位经治医生的名字,但一次随访一位内蒙患者,他一再让我转达对病房护士的感谢和歉意,他说病房的护士太好了,自己心存一个愧疚:想送她们的奖杯没兑现。这是一位环保研究所的教授,也曾住过别家医院,就是感觉你们医院的护理真是最棒的,他清晰的记得两个护士长的名字:刘春宇和张洁,描述着她们怎样的敬业,他体会到了一种最好的护理,有这样的护士就是最好的医院,他住院期间就自己许下一个承诺,设计一个有机玻璃的奖杯送给病房的每位护士,但出院后却因后续治疗等阴差阳错的因素那些制作材料没了,几年了他一直为没能兑现自己内心的承诺而愧疚着,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下午这位教授还特意来电,告诉我门诊采血室的高个小张和小个的小潘对患者特别亲切,有病人的胳膊没法采血,她们毫不嫌弃地捧着病人脚仔细的选血管...。患者的肯定是最好的嘉奖,几年过去了,这些默默无闻的护士依然在患者心目中楚楚再现,出身于护士的我,好为我的护士姐妹们骄傲和自豪。
伴随着随访工作我接收了许多感激、赞誉、祝福,或有些许抱怨与发泄在其中,但更多的是给我的是欣慰和时而的感动,我的感动源于患者的感动,患者的感动源自于他的医生护士,正是这些白衣天使的倾诚付出,才有我们的患者这些发自内心的感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案统计室 张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