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大众版专业版手机APP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答疑 >> 正文
你确定要删除回复信息吗?
你确定要该图片补充说明吗?

临床科室

黑色素瘤

咨询人:李兆龙发布时间:2025-08-04 17:04:23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2025年4月30号发现左胸一颗痣突然变大,6月30号于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皮肤科门诊做手术切除进行活体检测,检查结果显示遗似黑素瘤组织影像。7月8日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PET-CT显示无全身转移,7月18日进一步做手术扩大范围切除和取前哨淋巴结活检,活检显示有一个淋巴结转移。以下是病历:主诉:左胸壁恶性黑色素瘤术后1月余 病史:患者于2025.6.30因左侧胸壁黑色结节在院外行手术治疗(手术边缘:自述医师当时按照良性病变切除),术后病理提示符合黑色瘤组织像,厚度5.5mm。于2025-7-18在我院行左乳皮肤病损扩大切除+前哨淋巴结探查活检术,手术顺利,(左乳肿瘤残腔). 上皮肤切缘、下皮肤切缘、内皮肤切缘、外皮肤切缘及基底切缘未见肿瘤累及。1. (前哨LN①)未见明确肿瘤转移(0/2).2. (前哨LN②)未见明确肿瘤转移(0/1).3. (前哨LN③)未见明确肿瘤转移 (0/1)。2025年7月术后病理: 1. (左乳肿瘤残腔)此次送检皮肤组织经全部取材,未见明确肿瘤组织残留,部分区域真皮层内见慢性炎细胞浸润,伴少量组织细胞聚集及多核巨细胞反应,间质伴变性,符合术后改变,上、下、内外及基底切缘未见肿瘤累及。2.区域淋巴结查见肿瘤转移(1/4): (左腋窝 前哨LN1)0/2, (左腋窝前哨LN2)1/1,(左腋窝前哨LN3)0/1,转移灶直径约0.3cm。2025年7月基因检测: I类变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的变异,BRAF基因exon15: c. 1799T>A(p. V600E)突变,丰度: 17. 58%。 患者目前精神尚可,体力正常,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要求诊治,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查体:左侧胸壁可见长约 3cm手术疤痕,愈合可。 辅助检查:我院行PET/CT: 1、左前胸壁局部皮肤稍增厚,代谢稍高,考虑术后改变.2、右侧筛窦、双侧上颌窦炎:双侧腭扁桃体生理性/炎性摄取;左侧腭扁桃体钙化斑;双颈反应性淋巴结.3、左肺上叶上舌段炎性结节:左肺上叶下舌段慢性炎症。 我院2025年7月病理会诊:肿瘤表面未见溃疡,垂直生长期,核分裂像约4-8个/平方毫米, 浸润至真皮网状层Clark水平分级4级,Breslow 厚度约2. 2mm。 2025年7月术后病理: 1. (左乳肿瘤残腔)此次送检皮肤组织经全部取材,未见明确肿瘤组织残留,部分区域真皮层内见慢性炎细胞浸润,伴少量组织细胞聚集及多核巨细胞反应,间质伴变性,符合术后改变,上、下、内、外及基底切缘未见肿瘤累及。2.区域淋巴结查见肿瘤转移(1/4): (左腋窝前哨LN1)0/2, (左腋窝前哨LN2)1/1, (左腋窝前哨LN3)0/1,转移灶直径约0. 3cm。 2025年7月基因检测: I类变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的变异,BRAF基因exon15: c. 1799T>A(p. V600E)突变,丰度17.58%。 诊断: 1. (左侧胸壁)恶性黑色素瘤(术后III期BRAF V600E突变) 处理措施: 1.建 议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疗(注意观察发热、筋膜炎、眼等可能副反应)(患者待办理特病后取药);也可以考虑 PD-1治疗; 2. 放疗科会诊了解有无局部放疗指征。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问下医生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和建议

相关专家

专家:郭军简介 咨询

职称: 主任医师

专长: <p>黑色素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皮肤、泌尿生殖肿瘤的临床和转化医学研</p>

更多 相关咨询

相关疾病

黑色素瘤

源于皮肤,粘膜,眼和中枢神经系统色素沉着区域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每年美国有25000个恶性黑素瘤新增病例,死亡约6000人.发病率在急速上升.日光照射是危险因素,同样危险因素还包括家族史,发生恶性斑痣,较大的先天性黑素细胞痣和发育不良性痣综合征.黑人少见.多数恶性黑素瘤均起源于正常皮肤的黑素细胞,约40%~50%发生于色素痣.恶性黑素瘤在儿童中很少见,但可源于出生即有的非常巨大的色素痣.晕痣通常会自行消失但在极少数病例会成为黑素瘤.虽然怀孕期易罹患黑素瘤,但妊娠并不增加色素痣恶变为黑素瘤的可能性.在怀孕期间,痣的形状和大小常有变化.以下危险信号提示色素痣恶变:大小改变,颜色改变,变红,变白,变蓝,特别是色素沉着区向周围正常皮肤扩散;表面特征改变,质地形状的改变;尤其是痣周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可能有出血,溃疡,瘙痒或疼痛等表现.恶性黑素瘤在大小,形状和颜色(通常色素沉着)及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倾向方面均有不同.该肿瘤扩散迅速,可在诊断数月后死亡.早期,非常表浅的病损5年治愈率可为100%.所以治愈率取决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诊断有两种分类系统可用于Ⅰ期黑素瘤的评估:(1)根据Breslow的描述,从表皮颗粒层至肿瘤侵犯的最深处作为测量黑素瘤的深度.(2)根据Clark的分类,肿瘤侵犯的解剖学的深度.在Clark的分类中,Ⅰ级表示黑素瘤仅局限于表皮;Ⅱ级黑素瘤已侵犯真皮的乳头层;Ⅲ级黑素瘤已经广泛累及乳头层;Ⅳ级黑素瘤侵犯真皮网状层;Ⅴ级表示黑素瘤侵犯了皮下脂肪.Breslow厚度及黑素瘤累及的深度的(Clark等级)的增加与较差的预后有关.鉴别诊断包括基底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症,发育不良痣,蓝痣,皮肤纤维瘤,各种型别的痣,血管瘤(特别是手和足),静脉湖,化脓性肉芽肿和疣.如果有疑问,必须进行稍超出病损的全层皮肤活检.对小病损行切除活检,对较大病损行切开活检.连续切片活检能确定黑素瘤的浸润深度,彻底的根治性手术必须在有明确的组织学诊断以后才可进行.色素性损害需要切除或活检的标准有:病损近期增大,变黑,出血或溃疡变.但是,以上症状常表示黑素瘤已侵入皮肤深层.当皮损出现颜色改变(如褐色或黑色混有红,白或蓝色背景),可见到或能触及的不规则隆起,边缘呈角形锯齿或有切迹,则应对皮损立即进行活检,能作出早期诊断.对于色素性损害用皮肤镜(一种改良的浸油的眼镜)检查有助于区别黑素瘤和良性病损.组织学判断 治疗和预后主要通过显微镜观测黑素瘤组织学上的浸润深度而决定.组织学分级需要进行充分的活检.中枢神经系统和甲床下黑素瘤一般不用这些系统进行分类.淋巴细胞的浸润深度反映了患者的免疫应答系统,与浸润的程度及预后有关.如果淋巴细胞仅在大多数表浅病损中浸润,则治愈的机会较大,反之,随着浸润的深度的增加,治愈的机会明显下降.预后和治疗与肿瘤浸润的深度相比,诊断时肿瘤的分型对生存率的评估重要性不大(表126-1).恶性黑素瘤的转移通过淋巴管和血管.局部转移会形成色素或非色素性的卫星丘疹或结节.也可出现皮肤或内部器官的直接转移,亦可在原发损害发现前出现转移性结节.粘膜的黑素瘤似乎病损较局限,但预后较差.治疗黑素瘤的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尽管对肿瘤边缘切除的范围还存在着争论,但大多数专家认为当肿瘤厚度<1mm,应切除距肿瘤边缘约1.0cm的正常皮肤.较深的病损则需要根治性的外科手术和前哨淋巴结的活检.恶性雀斑痣黑素瘤和恶性雀斑痣通常通过局部广泛切除来治疗,如果需要可以进行植皮.大剂量X线治疗的效果远较外科手术差.应在皮损增大前,尽早切除恶性雀斑痣.除监控的冷冻外科治疗外,其他大多数治疗达不到足够的深度以去除受累的毛囊.播散性或结节性黑素瘤需要广泛切除包括深筋膜在内的组织.如果有淋巴结累及,应治疗性切除淋巴结并进行组织学检查.侵犯较深的恶性黑素瘤和局部或远处发生转移的恶性黑素瘤 可以进行化疗(达卡巴嗪,亚硝基脲,卡莫司丁,罗莫司丁).预后较差.顺铂及其他化疗法还在研究中.应用卡介苗以改善患者免疫应答反应的结果并不理想,但是新的免疫疗法(如白介素-2,淋巴因子和活化杀伤细胞)是有一定前途的.用黑素瘤抗原作为疫苗可能也会成为一种治疗方法.

相关科室

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始建于2005年,通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科室具有强大的医疗科研团队,开设本院、南院共两个病区,以及临床转化实验室。年门诊量30000余人次,收治患者8000余人次。全科在编医生10名,研究人员2名, 合同医生1名,在编均为…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专家介绍

姓名:斯璐

职称:主任医师

教学职称:副教授

科室介绍

科室: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

简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始建于2005年,通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科室具有强大的医疗科研团队,开设本院、南院共…

导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