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 第123期

血清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与胰腺癌风险增加相关

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经共同研究发现,血清中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与胰腺癌风险增加独立相关,血清中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者患胰腺癌的风险增高超过了两倍。这一发现有助改善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从而提高胰腺癌治愈几率。(Nat Med.2014年9月28日在线版)

研究对象包括四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胰腺癌病例组和对照组,包括健康专业随访研究、护士健康研究、医师健康研究和妇女健康倡议观察性研究。研究者分析了1500例受试者的血液样本中100多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的含量,并比较了后来患胰腺癌和没有患胰腺癌的受试者的血液样本中相应代谢产物水平的差异。

研究者采用Cochran’s Q统计方法来评估各队列间代谢产物含量与胰腺癌风险相关性的异质性,并检验其与预定义的亚组相关性,其中亚组因素包括性别、吸烟状态、体质指数(BMI)和空腹状态。研究还检验了队列中循环支链氨基酸水平与既往发现的胰腺癌高危因素的相关性,及支链氨基酸水平与诊断时癌症分期的相关性。

在条件回归逻辑模型中,经多重假设检验确证预先定义的显著性差异临界值后,研究人员发现,15种血清代谢产物与未来诊断胰腺导管腺癌相关(P<0.05),其中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三种产物的表现得更加显著(P<0.0006)。

为了评估胰腺导管腺癌罹患风险升高的情况,研究者把受试者的支链氨基酸水平分为五个等级。他们发现,与最低等级支链氨基酸水平相比,最高等级的受试者最终进展为胰腺癌的风险至少翻倍。

研究者发现,虽然在诊断前的几年中患病风险最高,但不同个体中胰腺癌发病的时间从2年到25年不等。

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副教授Brian Wolpin表示,“这些发现使我们产生了如下假设: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早期胰腺肿瘤。”动物实验显示,小鼠中这些氨基酸水平升高也与新近形成的胰腺肿瘤相关,再一次证实了这一理论。研究者发现,肌肉组织的崩解会升高相应血液中支链氨基酸水平,恶性肿瘤恶液质患者可能发生类似的过程。

这些发现促使包括本项研究作者在内的科学家们去进一步研究胰腺肿瘤如何与患者的正常组织相互作用。Wolpin指出:“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疾病晚期,大量患者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疾病的早期诊断可能提高我们成功治疗胰腺癌的能力。”

(编译 陈佳琦 审校 袁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袁瑛教授述评:

胰腺癌是目前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由于其难以早期诊断,针对胰腺癌的治疗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如何早期诊断胰腺癌一直是萦绕研究者们心头的一朵乌云。

本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了1500例受试者的血液样本中100多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的含量,发现3种支链氨基酸水平与未来诊断胰腺癌显著相关。但尚需要更准确的实验室研究依据来证实其作用机制,也需要在临床中开展更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加以确证。如果最终证实本研究结果真实可靠,这无疑是胰腺癌诊断中的“重磅炸弹”,可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概率,从而使更多患者在疾病早期接受治疗,提高胰腺癌的治愈率。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