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 第363364期

研究发现肠菌促大肠癌机制

比利时研究者Jans等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pks大肠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决定了它们的致癌潜力,因此,阻断细菌的黏附有望减轻有毒大肠杆菌诱导的DNA损伤并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Nature. 2024年11月6日在线版)

该研究发现,pks+E.Coli表面长着特殊菌毛,细长的菌毛末端有两种黏附素FimH和FmlH,可使pks+E.Coli黏附肠上皮细胞、近距离释放colibactin,从而让原本高度不稳定的colibactin更有效地导致DNA损伤,进而促进结直肠癌发生。

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含聚酮合酶(pks)基因岛的大肠杆菌(pks+E.Coli),可通过产生基因毒素colibactin,诱导肠上皮细胞发生DNA损伤来促癌。健康人群和结直肠癌(CRC)患者中,pks+E.Coli的检出率均很高,能产生colibactin的大肠杆菌也不止一种,如大肠埃希菌Nissle 1917 (EcN)也产生colibactin但却是益生菌,pks+E.Coli是通过什么机制促癌的?

为了探讨pks+E.Coli促结直肠癌发生的过程,研究者选用Zeb2小鼠肠癌模型(肠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Zeb2基因,使肠上皮和黏膜屏障稳定性下降),并分别给小鼠经口灌服pks+E.Coli(11G5菌株,又称CCR20)和EcN,证实11G5确有促癌作用,且促癌过程中并未激活肠道炎症和免疫应答。

免疫染色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显示,11G5穿越肠道黏膜上皮层和固有层的能力比EcN要强得多,在肠上皮表面形成的菌落也更多更大,而邻近11G5的肠上皮细胞也发生了促癌通路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例如上皮-间质转化(EMT)和DNA损伤修复通路,特别是后者很符合既往对colibactin功能的认识,缺了它的11G5就无法促癌。

既然11G5和EcN均可产生colibactin,且都是pks+E.Coli,为何只有11G5能促癌。研究者推测真正的决定因素应该是不同菌株黏附宿主细胞的能力,于是把研究重点转移到FimH和FmlH两种黏附素身上,它们分别位于大肠杆菌的I型菌毛和F9菌毛表面。

实验显示,分别敲除FimH或FmlH的表达(二者无相互影响),就使11G5菌株失去了穿越肠道上皮和接触肠黏膜的能力,小鼠肠道内的肿瘤负荷也大幅下降;扫描电镜分析随后证实,敲除FimH或FmlH会直接导致11G5菌株无法黏附肠上皮细胞,也无法再通过释放colibactin诱导肠上皮细胞DNA损伤,相当于把11G5生成colibactin的能力废掉。

研究者发现,EcN不具有促癌效应的原因,正是它表达的FimH表型不同于11G5菌株,尽管只差了3个氨基酸,黏附能力天差地别,但FmlH也对促癌不可或缺,因为两种黏附素分别会使pks+E.Coli倾向于黏附肠道内不同类型的细胞。

既然黏附素对大肠杆菌促癌至关重要,那么靶向它们的治疗就值得探讨。根据研究发现,研究者想到保护肠上皮细胞的方法:破坏pks大肠杆菌菌毛的黏附力。而恰好已有了靶向FimH的小分子抑制剂(sibofimloc,此前曾探讨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研究者就用它进行了实验,证实抑制FimH可缓解由colibactin导致的DNA损伤和结直肠癌加速发展,且不会影响其他肠道微生物,这比抗生素的无差异打击好用多了,或许未来还能用于检出pks+E.Coli的人群。

研究者发现,通过使用FimH抑制剂阻断黏附素的作用,或改变pks大肠杆菌编码黏附素的基因,避免黏附可大幅减少有害大肠杆菌对DNA的损伤,在临床前模型中减少小鼠的结直肠癌肿瘤生长。

(编译 张俊熙)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