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 第127期

非小细胞肺上沟癌 诱导放化疗后行根治性切除可使部分患者获益

美国麻省总医院Truntzer等报告的回顾性研究显示,针对非小细胞肺上沟癌患者中,诱导放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使得超50%患者获得PR/CR的临床获益。然而,研究同时提示疾病得到控制的患者脑转移的风险仍较高。(Radiat Oncol. 2014;9:259)

尽管肺上沟癌在非小细胞癌中发病率较低,但由于涉及到周围重要的结构包括臂丛神经、锁骨下血管和脊柱,导致该病仍为难治性疾病。然而,目前经过诱导放化疗后行根治切除术已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但该疗法与肺上沟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的研究。鉴于此,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在不同治疗方法下总生存的影响因素。

该研究共分析42例患有非小细胞肺上沟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54.7岁,31例男性,11例女性。PS评分0-1分者占82.5%,2分者16.7%。对ⅡB期到ⅢB期非小细胞肺上沟癌患者行新辅助放疗±化疗或单纯化疗。患者接受术前放化疗、放疗或联合放化疗及放疗。化疗方案均选择含铂双药方案:包括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或卡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实施手术的中位时间为放疗结束后9.5周(6.8-12.9周)。手术范围包括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如可测量病灶影像学上完全消失则疗效判定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定义为所有可测量病灶直径之和缩小50%以上。

最终的分析提示:疗效判定为CR或PR的受试者达到57%。全组受试者中位总生存为22.6个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受试者中位总生存24个月,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54.2%和37.5%。

单纯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为13.3个月,1年、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35%及25%。对伴随合并症给予治疗的患者,40%出现局部复发,10%出现区域进展,25%出现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脑部。13例受试者(59%)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神经性疼痛(27.3%)、呼吸困难(13.6%)、肺部感染(13.6%)。无一例患者术后死亡。15例受试者出现化疗相关副反应。此外13例受试者出现血液学毒性,6例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研究者指出,本研究的结论与既往发表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相似,CR及PR率达到57%。且术后复发率维持较低水平(14.3%),也与此前研究相似。同时本研究提示我们,严格遵从治疗指南,对非小细胞肺上沟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使其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成为可能。

(编译 辛影 审校 程颖)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