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 第131期

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依维莫司联合来曲唑的Ⅱ期临床研究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Slomovitz等报告的Ⅱ期研究显示,依维莫司联合来曲唑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有良好的临床有效率及客观缓解率。该治疗方案在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应用的研究正在进一步开展。(J Clin Oncol. 2015年1月26日在线版)

子宫内膜癌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常常异常调控。有研究指出激素治疗在某些内膜癌患者中有效,但若PI3K信号通路激活,则常表现为激素抵抗。针对mTOR靶点的靶向治疗可能可以克服这种激素抵抗,因此研究者开展了依维莫司联合来曲唑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两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入组标准为:有可测量病灶,无法根治,先前最多经过2种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的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依维莫司口服给药,10 mg qd。来曲唑口服给药,2.5 mg qd, 4周为一疗程。若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毒性反应无法耐受或病情完全缓解,则中止治疗。通过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0)评估临床有效率(CBR),为研究的主要终点。临床有效率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16周)患者的概率。同时研究者也开展了生物标志物与治疗反应间关系的转化研究。

研究纳入患者38例(24岁~82岁,中位年龄62 岁),其中35例患者完成治疗反应的评估。临床有效率为40% (14/35);治疗有效患者的中位疗程数为15程(7~29程)。治疗客观反应率(RR)为32% (11 /35) ,其中9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中位疗程数为15程(8~29程)。20%的患者(7/35)完全缓解时间较长,经过临床医生同意后停止治疗。

没有患者因药物的毒副反应停止治疗。组织类型为浆液性癌的患者有治疗的反应率较低。组织类型为内膜样癌的患者及CTNNB1基因突变患者对依维莫司联合来曲唑治疗反应良好。

(编译 王绍佳 审校 吴小华)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述评:

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中靶向mTOR的依维莫司联合来曲唑的尝试或能给这类患者带来福音,且这两个药都是口服给药,方便患者长期维持治疗,且毒副作用尚能耐受。由于本研究是一个Ⅱ期临床试验,证据级别较低,但无疑是一次积极的探索,期待Ⅲ期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进一步的证据,为复发性内膜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策略。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