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上肢痣的计数可简单预测黑色素瘤患病风险
意大利和英国学者近期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上肢痣的计数可简单快速地预测黑色素瘤患病风险。研究者在3500对双胞胎女性的研究中发现,单侧上肢痣的数量与全身痣的数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Bri J Dermatol. 2015年10月19日在线版)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孪生研究和遗传流行病学系Simone Ribero介绍,全身痣的数量与黑色素瘤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在白色人种中,全身痣的数量超过100个,其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增加5~6倍。
研究者对两种性别的对照人群进行研究,发现上肢痣的数量可以预测全身痣的总数。上肢痣的计数超过11颗,全身痣的数量会明显多于100颗,黑色素瘤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计数上肢痣的数量预测黑色素瘤风险,方法简单却非常有效,该研究团队建议将其用于黑色素瘤患病风险的快速评估。
因为黑色素瘤并不仅发生于上肢,因此并不能只通过观察上肢而很好地预测黑色素瘤患病风险,但是通过上肢痣的计数可以估测全身痣的数量,从而可以快速预测黑色素瘤发病风险。
近年来,黑色素瘤胚系突变和体细胞突变的研究取得了进展,但是全身痣的总数仍然是黑色素瘤最重要的风险因素,然而计数全身痣耗费时间,临床操作性差。
研究详情
Ribero等从英国双胞胎研究数据库中选择了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的3694对双胞胎女性(中位年龄为47岁),对她们进行皮肤检查和基线数据分析。皮肤检查除了痣的计数外,还包括皮肤类型、头发和眼睛的颜色、雀斑等17项身体部位的研究,该检查由训练有素的护士进行。结果显示,人均痣数为32颗,超过30岁之后,痣的数量逐渐减少(P<0.001),大致是以每10年4颗的趋势下降,直到60岁。上肢和下肢的痣的数量与全身痣的数量相关性最强,右臂和左臂校正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和0.51(P<0.001),右腿和左腿的分别为0.49和0.48(P<0.001)。这样看来,下肢痣的数量也可以预测全身痣的数量,但是因为上肢的相关性更强,并且更易于操作,因此更推荐计数上肢痣的数量。
为了验证这些结果,该团队使用相同的方法分析了英国一项黑色素瘤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组的数据,共纳入162例男性和253例女性,平均年龄为45岁,男性平均痣的计数为33颗,女性平均有35颗。校正年龄、身高、皮肤类型和性别因素后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右侧上肢痣的数量与全身痣的数量相关性最强,其中,整个右侧上肢计数校正后的相关性为0.86(P<0.001),右侧上臂计数校正后的相关性为0.83(P<0.001)。
研究人员进一步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性曲线下面积预测全身痣数50颗和100颗的最佳分界点。结果提示,女性右侧上肢计数7颗痣可预测其全身痣数超过50颗(曲线下面积为0.74,校正后优势比为8.81),右侧上肢计数11颗痣可预测其全身痣数超过100颗(曲线下面积为0.71,校正后优势比为9.83)
研究的意义
Ribero指出,上肢超过10颗痣为高风险人群,而上肢2颗痣为低风险人群,上肢每增加1颗痣意味着全身有更多的痣,而全身痣的数量超过100颗,罹患黑色素瘤的风险增加5~6倍。全身痣的总数是评估黑色素瘤风险最重要的指标,多痣人群为高风险人群,但是他们并无法界定什么是多痣,什么是少痣,他们只是想帮助医生决定何时筛查黑色素瘤。
1984年澳大利亚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曾经报道,右侧上肢痣的数量是黑色素瘤发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如果痣的数量超过10颗,黑色素瘤发病风险增加11倍(J Natl Cancer Inst. 1984, 72: 257-266.)。因此Ribero等的研究并非创新性研究,而是验证了澳大利亚研究的结果。
(编译 兰世杰 审校 吴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