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 第8687期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项目

中山大学肿留防治中心内科  张力  杨云鹏  马宇翔

(一)研究背景

晚期癌症(尤其是实体肿瘤)患者,由于存在较重的肿瘤负荷,极少能得到治愈。肿瘤本身侵犯以及各种治疗带来的躯体功能损害、毒副作用和高额的治疗费用常给患者造成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导致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在晚期癌症病人中进行姑息、心理疏导、对症支持等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Temel等在2010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更是表明,在晚期肺癌患者中早期开展姑息、对症支持治疗在提高患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因此,在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诊治时,在不能够治愈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目标。

其次,生活质量不仅仅是治疗的目标,其还可以在预后评估、疗效预测及指导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多项癌症临床研究显示,基线时的生活质量评分是生存的预后因素;在ECOG 5592临床试验中,根据基线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低和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将患者分为低-上升、低-下降、高-上升和高-下降四组,最终发现低-下降组的患者具有最差的疗效及预后;近期由吴一龙教授研究团队发表在lung cancer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在接受TKI治疗疾病稳定时间长于6月的肺癌患者中,当疾病进展,但非显著增大,同时症状控制良好时,可以继续服用TKI,相较转换为化疗,总生存期仍具有优势。

因此,如何更好的运用生活质量来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对生活质量进行客观、全面以及准确的评估则是这个课题的基础。

 

 

(二)现状和挑战

 

目前国内外已有权威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如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标问卷(the functional living index cancer, FLIC),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FACT),以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Core Quality of-Life Questionnaire C30, EORTC QLQ-C30)等。这些问卷能够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情感等多个方面对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估,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但目前的问题在于,绝大多数医疗工作者是通过让患者填写纸质版问卷来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而纸质版问卷存在诸多的不足:不够直观,病人在没有医疗工作者指导下填写得到的资料不一定可靠;填写完成后,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对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过程繁琐;纸质版资料不便于保存、查找,不便于对大批资料进行分析;纸质版资料不便于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共享,不便于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

 

(三)我们的工作

 

由于上述的种种限制,现行的纸质版生活质量评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医疗实践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生活质量评估方法。因此,在我中心肿瘤内科张力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开发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系统。

本系统包括手持终端设备和中心服务器两部分。手持终端设备的硬件平台是带有触摸屏幕的平板电脑,运行Android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设计了生活质量电子问卷软件。该软件包含了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通用问卷(FACT-G),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C30(EORTC QLQ-C30),以及多种与肿瘤相关的亚量表,如鼻咽癌、肺癌专用亚量表,骨转移、呕吐、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腹泻等亚量表。通过手持终端设备,医疗工作者可以录入患者的基本情况,如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情况,治疗相关信息;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特定的量表,从而更好的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在设计软件时我们将量表的文字、图案与数字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使其更加直观,有利于患者理解及填写;完成填写后,终端设备可以自动对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给出相应的评分,并将结果上传至中心服务器。而中心服务器可以对上传的信息进行存储、统计与分析,并将处理后得到的结果反馈至手持终端设备。医疗工作者通过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的方便的搜索、查看、调用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既往评估结果及评分动态变化。综上,该系统具有以下几点突出的优势。

1、改变以往通过纸质版生活质量量表填写以获取临床资料的方式,手持终端设备可以让病人方便直观地填写调查量表,保证了资料的可靠性。

2、提供多种量表供医疗工作者选择,更好的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3、终端设备可自行对问卷进行统计与分析,给出评分结果,节省大量的人力,并能避免人工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由中心服务器对资料进行存储、统计与分析,通过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的方便的搜索、查看与调用。

5、改变传统生活质量评估收集方法造成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交流困难的现状,通过本系统,各单位之间可以方便的进行资料的共享与交流,便于开展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2012年11月10日本项目正式启动,首批共计划入组500名接受一线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进行3次生活质量评估,从而前瞻性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对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找出生活质量与疗效及预后的联系,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基础。项目启动以来,全国已有约30家单位加入到其中,共有数百人次通过该系统完成了生活质量评估,各单位反映良好。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