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 第234期

Ⅲ期黑色素瘤 Ipilimuma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新辅助剂量方案确定

荷兰癌症研究所Rozeman等报告,Ⅲ期黑色素瘤患者新辅助治疗时,2个周期的Ipilimumab 1mg/kg联合纳武利尤单抗3 mg/kg为可耐受的给药方案,可诱导较高比例的病理学缓解,并且可能适合于更广泛的临床应用。(Lancet Oncol. 2019年5月31日在线版)

大体Ⅲ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结局不良。两项独立开展的小型早期试验显示,标准剂量的Ipilimuma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新辅助治疗可获得较高程度的病理学缓解,且中位随访32个月后获得了病理学缓解的患者均无复发。然而,标准剂量的Ipilimuma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方案的毒性很高,妨碍了其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为了确定Ipilimumab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的剂量方案,达到减毒不减效的目的,该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Ⅱ期试验(OpACIN-neo)自澳大利亚、瑞典和荷兰入组患者,按发病部位分层,等比分入三个新辅助治疗组之一。A组:Ipilimumab 3 mg/kg,纳武利尤单抗1 mg/kg,q21,治疗2个周期。B组:Ipilimumab 1 mg/kg,纳武利尤单抗3 mg/kg,q21,治疗2个周期。C组:Ipilimumab 3 mg/kg,q21,治疗2个周期;继以纳武利尤单抗3 mg/kg,q14,治疗2个周期。

入组标准:≥18岁;WHO体能状态评分为0~1分;有可切除的Ⅲ期黑色素瘤,仅累及淋巴结;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1.1版有可测量的病灶。主要终点为治疗后头12周3~4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6周时影像学评估的客观缓解率和病理学缓解率。

结果显示,2016年11月24日至2018年6月28日,筛选了105例患者,其中89例(85%)符合条件被随机分组。随机分组后排除了3例患者,剩余86例患者至少接受过一剂研究药物治疗;A组30例,B组30例,C组26例(根据严重不良事件,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于2018年6月4日建议关闭该组)。

治疗后头12周,A组、B组和C组分别有12例(40%)、6例(20%)和13例(50%)患者发生了3~4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B组和A组的率差为-20%(95%CI -46%~6%,P=0.158),C组和A组的率差为10%(95%CI -20%~40%,P=0.591)。

A组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是转氨酶升高(6例,20%),C组为结肠炎(5例,19%),B组未见超过1例的此类事件。A组1例患者在治疗开始后9.5个月死于迟发性免疫相关脑炎,可能与治疗有关。

A组、B组和C组分别有19例(63%,95%CI 44%~80%)、17例(57%,95%CI 37%~75%)和9例(35%,95%CI 17%~56%)获得了影像学评估的客观缓解,分别有24例(80%,95%CI 61%~92%)、23例(77%,95%CI 58%~90%)和17例(65%,95%CI 44%~83%)获得了病理学缓解。

(编译 耿晶晶)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