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 第250251期

东亚肺腺癌患者中或存在更适合免疫治疗亚群

《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刊载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在整体的基因层面上,华裔肺腺癌患者基因组比欧洲患者更稳定,基因变化更少,且部分患者可能更易从免疫治疗中获益。(Nat Genet. 2020年2月3日在线版 doi: 10.1038/s41588-019-0569-6)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分析了213例新加坡华人患者和92例中国肺腺癌患者,靠全外显子组测序和转录组学测序结果,勾勒了整体的基因图谱。

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癌症患者,临床表现和基因特征往往差异很大。EGFR靶向药亚裔患者中表现突出,就是因为亚洲患者EGFR突变的携带比例比欧美高得多。

该研究发现,从TMB数据看,华裔患者TMB水平,每百万碱基中只有2.04个突变,远低于欧洲患者的5.08个,很大程度上与华裔吸烟患者的TMB水平,只有欧洲吸烟患者的一半(3.29 vs. 7.01)有关。

基因改变更少包括几个层面的因素,首先就是癌症的驱动基因,不吸烟的华裔患者平均每人只有2.08个,吸烟者也只有3.64个,均比对应的欧洲患者群体水平低30%~40%。

在驱动基因的种类上,亚洲患者标志性的EGFR突变有47%的患者携带,和EGFR一般不共存的还有KRAS,此外是TP53等基因,这些驱动基因出现的模式和基因拷贝数的变化,也比欧洲患者少。

基因组更稳定、改变更少,意味着基于大样本患者数据,得到的分析结果可靠程度更高,研究团队结合患者预后数据分析,证实了基因预测确实对华裔患者更准。不过要指导精准治疗,还得进一步对肺腺癌细化分型。

此前有学者把肺腺癌分成了终末呼吸单位(TRU)型、近端增殖亚型(PP,Proximal-Proliferative,肺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以细胞快速增殖为主要特征)型和近端炎症亚型(PI)三种,这样的分型就和基因特点有所关联,比如TRU型患者,携带EGFR突变较多见。

分析转录组学数据时,研究者发现华裔患者能对得上TRU和PI两种,而PP型患者的数据,与欧洲同类型患者差异较大,基因组更不稳定,整体的免疫环境抑制性也更强。

除了这三种分型,华裔患者中还有一群患者比较独特,不好划分,于是研究团队给这些患者定了一个新的类别——终末呼吸单位-炎症(TRU-I)型,这些患者在全部患者中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

TRU-I型患者,就是可能更容易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那部分患者。这类患者的肿瘤中,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比例是最高的,同时PD-L1表达水平、18基因免疫疗效预测评分(GEP)也都相对最高。

该研究报告的是预测性分析,因研究者所分析的患者,并未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TRU-I型患者和TRU型患者的真实预后差异并不明显。将来能否用这一分型挑选患者,需后续的试验进行验证。 (编译 张佳音)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