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手术局部晚期NSCLC 18F-FDG PET计划靶区策略或更佳
德国弗莱堡大学Nestle等报告,针对不宜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基于18F-FDG PET的计划靶区勾画策略可能会改善局部控制率,且似乎不会增加同步放化疗的毒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依据影像学缩小靶体积,并有可能被视为医疗标准。(Lancet Oncol. 2020年3月12日在线版)
放疗的日益精确和医学成像技术的进步,放疗靶体积计划的概念可能需要重新定义,以改善疗效。
为了研究局部放疗相对常规计划在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中是否可缩小靶体积,及其可行性,该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PET-Plan; ARO-2009-09)在奥地利、德国和瑞士的24家中心进行。
研究入组未经治的、无法手术但适宜的放化疗局部晚期NSCLC患者(>18岁,ECOG PS评分<3分),使用18F-FDG PET/CT数据制定治疗计划靶区,等比将患者分为常规靶区组(18F-FDG PET/CT和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和PET靶区组(仅采用18F-FDG PET),并按照研究中心和UICC分期进行分层。
两组均采用剂量递增(60~74 Gy,每分割2 Gy)放疗计划以达到各自的靶体积,并同时进行含铂化疗。主要终点为从随机化开始至局部区域进展的时间,以及检测18F-FDG PET为基础的计划靶区设定的非劣效性风险比界值是否达1.25。
结果显示,2009年5月13日到2016年12月5日,311例患者入选,其中205例被随机分配到常规靶区组(99例)或18F-FDG PET靶区组(106例),172例按方案接受了治疗(常规靶区组为84例,18F-FDG PET靶区组为88例)。
中位随访29个月(IQR:9~54个月),18F-FDG PET靶区组的局部区域进展风险不但非劣效于常规靶区组而且更低,1年局部区域进展率分别为14%(95%CI 5%~21%)和29%(95%CI 17%~38%;HR=0.57,95%CI 0.30~1.06)。
在意向性治疗人群中,18F-FDG PET靶区组的局部区域进展的风险也非劣效于常规靶区组,1年局部区域进展率分别为17%(95%CI 9%~24%)和30%(95%CI 20%~39%;HR=0.64,95%CI 0.37~1.10)。
最常见的≥3级急性毒性为食道炎或吞咽困难(常规靶区组为16%,18F-FDG PET靶区组为16%),最常见的晚期毒性为肺脏相关事件(12% vs. 10%)。20例死亡可能与研究治疗相关(7例 vs. 13例)。 (编译 孟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