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 第254255期

奥希替尼相关≥3级心脏不良事件率为4.9%

日本研究者Oka等报告,奥希替尼治疗者中,≥3级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9%。(J Am Coll Cardiol CardioOnc. 2020; 2: 1-10; 11-12.)

FLAURA研究虽然巩固了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EGFRm)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地位,但真实世界的新数据引发了人们对增高的心脏毒性风险的担忧,尤其是针对携带心脏危险因素的患者。

自2018年12月1例肿瘤科医生向其科室转诊的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后,研究者决定在真实世界中检查与奥希替尼相关的心脏毒性。结果显示,该患者经奥希替尼治疗3个月后,LVEF从61%降至情况严重的28%,并在低至49%的水平上持续了9个月。不良事件发生后,开始使用吉非替尼8个月,患者至今仍存活。

2014~2019年,共123例携带EGFR突变的NSCLC患者在其机构接受了奥希替尼单药治疗,其中1/4接受了第三代TKI作为一线治疗。高血压患者占28.5%,糖尿病患者占2.4%,血脂异常患者占9%,心律不齐者占5%(4.9%)。

72例奥希替尼治疗前后有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在中位116天(16~851天)内,校正QT(QTc)间隔平均从421.9 ms延长至442.4 ms(P<0.001)。2例发生3级QTc延长> 501 ms。在奥希替尼治疗前后1年进行ECG的36例患者子集中,奥希替尼治疗使LVEF从基线时的69.4%降至63.4%(P<0.001)。与癌症治疗相关的心脏功能障碍被定义为LVEF相对基线下降10%~53%,见于4例患者(平均LVEF为40.3%)。

未发表的数据显示,奥希替尼治疗时心血管不良事件似乎相对较早发生(治疗开始的1个月内或3个月内),且奥希替尼所致肺炎也发生在这一时间段。既往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的FLAURA中,奥希替尼组患者中也观察到QT间期延长;虽然奥希替尼将死亡或疾病进展风险显著降低了20%,但亚裔患者和携带EGFR L858R突变的患者似乎并未从一线奥希替尼中有OS获益。

而在本研究中,6例奥希替尼诱导心脏事件的患者中有5例携带L858R突变。奥希替尼治疗者中,≥3级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9%。其中包括1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心力衰竭伴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和2例瓣膜性心脏病;6例中有5例既往携带心血管危险因素或疾病。

Oka表示,医生,尤其是肿瘤科医生,需要在治疗之前意识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龄和高脂血症;如有必要,相关医生应咨询心脏病专家以改善这些问题。目前,奥希替尼在美国的说明书中已经包含有关QT间期延长和心肌病的安全信息;而在日本的说明书也于2019年12月更新,增加了关于心力衰竭/心脏功能障碍严重副作用的警示。

梅奥诊所Uprety等表示,尽管样本量小且缺乏标准化的心电图,但该研究仍有“许多重要发现”。其中,心脏毒性发生率高于奥希替尼的原始试验报告,患者可能在治疗后2周之内就会出现心脏毒性,这提示心脏毒性可能并不代表发生了累积的剂量依赖现象。目前,肿瘤科医生应为患有心脏病或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提供咨询。希望能发现更敏感的心脏毒性预测指标并将其纳入到临床决策中。

(编译 詹钰馨)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