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 第254255期

蒽环类药物治疗时 三维超声心动图可预测右心室心脏毒性

美国研究者Hsi 等报告,针对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TTE)中的两个参数可预测右心室(RV)心脏毒性。(J Am Coll Cardiol CardioOnc. 2020;2:13–22, 23–25.)

数十年来,左心室(LV)射血分数一直是心脏毒性监测的主要指标,而右心室(RV)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所知甚少。

该研究连续入组74例接受6个周期R-CHOP(环磷酰胺750 mg/m2;长春新碱1.4 mg/m2,最大剂量为2 mg/m2;多柔比星50~70 mg/m2 d1;泼尼松100 mg d1~5;利妥昔单抗375 mg/m2 q21)方案治疗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蒽环类药物平均累积剂量为358.20 mg/m2),使用标准的二维和三维 TTE以及应变成像技术检查心脏功能。

在研究期间,所有患者均未接受其他心脏毒性的药物治疗、放疗或心脏保护药物治疗。成像于基线时和每两个化疗周期完成后进行。

结果显示,化疗6个周期后,心脏毒性发生率为36%,定义为RVEF相对降低>10%或绝对值相对降低5%~45%。RVEF从基线的54.8%降至48.3%,4例患者的RVEF降至45%以下。至第4周期末,RV收缩末期三维容积(27.8 mL vs. 31.3 mL)和RV舒张末期三维容积(58.5 mL vs. 64.2 mL)均显著增加,而RV长轴应变恶化(–27.3% vs. –24.2%;均P<0.001)。另一个RV应变参数,即室中隔应变没有意义,可能为LV影响所致。

LV总的长轴应变仅在第4周期完成后才显著降低,但在随访期间LV容量或LVET未见变化。在单变量分析中,只有基线和第4周期的RV收缩末期容积和RV长轴应变的变化才与随后的RV心脏毒性相关(P=0.002和P=0.001)。在ROC曲线分析中,RV收缩末期容积的相对下降超过13.2%(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71.7%,AUC为0.76),RV长轴应变相对下降超过12.4%(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82.6%,AUC为0.80)能够区分是否存在RV心脏毒性。

研究者表示,RV壁更薄,因此首选假设更较薄心室在射血分数上可能有更早的变化,或更细微的变化,例如应变性或RV收缩期容积的变化。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限制了该研究校正混杂因素的能力。此外,该研究缺乏三维TEE与心脏MRI或CT间的比较数据,并且根据RVEF的相对变化来定义RV心脏毒性存在任意性。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Liu表示:尽管一些研究表明在癌症治疗期间RV功能下降,但本研究发现RV建模和功能受损发生在LVEF或LV体积发生任何变化之前。这是以前没有报道过的重要发现,表明右心室可能比左心室更早受到影响。当然,最重要的局限性在于缺乏RV变化背景中的随访数据,因此需要进一步确定RV功能变化是否会随时间持续存在,或可否预测LVEF下降/心力衰竭。

(编译 郑嘉瑞)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