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查降低癌症发病风险及死亡率的新证据
2014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CG)年度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结肠镜检能够降低炎性肠病患者患癌风险及死亡率,这是迄今为止这一领域的最大型研究。(ACG 2014)
来自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Ashwin Ananthakrishnan指出:“最初,当结肠镜检刚被接纳和批准的时候,无论是在普通人群还是患有炎性肠病的人群,都没有足够清楚的数据显示其能够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然而,“许多患者在20岁左右就被确诊,如果他们按照推荐每2-3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那么他们一生中将要接受太多的检查。”研究者指出。
目前的指南推荐,炎性肠病的患者在首次确诊后需要接受8-10年的结肠镜检,每2-3年一次。
在Ananthakrishnan教授的研究中,研究者从多个机构的电子病历数据库中筛选出24000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的患者,其中6823例被确诊为炎性肠病。
研究者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近期接受过肠镜检查的2764例患者,“近期”的定义为:在确诊为结直肠癌的前36个月内或8年肠镜随访期结束之前。另一组4059例患者没有接受过近期肠镜检查。
在随访期内,154例患者发展为结直肠癌。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年龄偏大、男性及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者居多。
然而,结肠镜检与结直肠癌之间有明确的相关性。Ananthakrishnan报告称,在随访期内,近期接受过结肠镜检的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显著低于未接受镜检的人群(1.6% vs 2.7%;P<0.001)。
指南确认
在未校正模型中,同未接受镜检相比,近期结肠镜检使发展为癌症的风险降低了44% (比值比OR=0.56)。在完全校正模型中,近期结肠镜检降低了35%的风险(OR=0.65)。
Ananthakrishnan指出,在发展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中,近期接受结肠镜检的死亡率要低于未接受镜检的患者(14% vs 34%;P=0.012),且两者之间的差异相当显著。
不幸的是,研究者没能证实死亡率的降低与筛查可发现早期疾病且治疗的依从性更好有关。他指出:“我们不能直接获取相关的信息,但我认为有足够的数据支持这种可能性。”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患有炎性肠病的患者,结直肠癌的患病比率正在下降。
“如果来看从1970年到1980年的数据,你会预计30年后结直肠癌的发病比率约为20%,” Ananthakrishnan解释说:“但是,我们认为现在的比率仅为当时预计值的一半。因此,在70年代到80年代即经济又受益的方法现如今并不一定适用。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这项研究的另一原因——探究当前的数据是否依旧支持这些推荐。
来自圣安东尼奥的胃肠病学顾问Paresh Mehta教授解释到:“众所周知,某些人群是罹患结直肠癌的高风险人群,尽管这一风险与寿命和所涉及疾病的程度有关。”
他指出:“我认为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它证实了我们需要继续按照指南实践。我也会继续遵循ACG的推荐对结肠炎患者进行监测,这一推荐是基于患者患病时间长短以及受累结肠的数量而制定。”
(编译 张斯萌 审校 刘静 刘云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云鹏教授述评:
该研究虽然是回顾性调查分析,但通过对大样本数据的分析,证实了即使在结直肠癌总体发病率有所下降的今天,患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仍可通过定期结肠镜检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这一结果支持美国胃肠病学会推荐的指南仍然适用于这一高危人群的筛查,对今后的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