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鲑鱼毒素有望治疗癌症

发表时间:2015-09-23

    德国Freiburg大学的Thomas Jank等阐明了鲑鱼毒素可能治疗癌症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有望被用于临床。(Nat Commun. 2015, 6: 7807.)

    病原菌是非常特异而有效的致死工具。耶尔森氏鼠疫杆菌可以引起人类黑死病和严重胃肠道感染。该病原菌(Yersinia ruckeri)可以导致鲑鱼和鲑鳟鱼发生红嘴病,并能大量减少渔业的产量。该研究团队能够用仪器为此类病原体的染色体内注入毒素Afp18,这是一种使转化蛋白RhoA失活的酶。RhoA和人类及鱼类细胞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有关。例如,它能增加和下调肌动蛋白微丝的含量。这些肌动蛋白微丝不仅和细胞分化密切相关,在体内肿瘤转移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团队将毒素Afp18注入了斑马鱼的胚胎后发现:细胞分化被阻断了,即斑马鱼的胚胎发育停止了;同时,毒素也引起了鱼细胞肌动蛋白微丝的崩解。这是因为毒素Afp18把一个糖类基团(N-乙酰葡糖胺)添加在RhoA的酪氨酸残基上。然后,通过X线晶体衍射法分析Afp18修饰的RhoA晶体,从而在原子水平上阐明了机制。鉴于Rho-调节蛋白与癌症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密切相关,根据本研究结果,该研究团队相信鲑鱼毒素在癌症治疗上有很大的前景。

    (编译 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