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癌术后/化疗后心血管事件死亡情况被首次量化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梅尔文&布伦-西蒙癌症中心的Lois B. Travis等报告:他们基于人群数据,首次量化了睾丸癌(TC)诊断后的近期及远期心血管事件(CVD)死亡率;认为应对短期CVD死亡风险的增加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列举可能发生的事件,这将有助于开发全面解决危险分层、预防和干预措施等问题的方法。(J Clin Oncol. 2015年8月3日在线版)
自1960年以来,欧洲的若干研究显示TC患者化疗后的CVD风险逐步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长期生存。针对诊断TC后含铂双药化疗期间发生的、化疗后立即发生以及化疗2周期后发生的CVD死亡,目前几乎没有基于人群的量化研究。
该研究自SEER数据库(1980~2010年)中纳入15 006例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的CVD的标准化死亡比(SMR)和绝对超额风险(AER,即每万人年的超额死亡人数),应用多变量模型评估年龄、治疗、疾病程度及其他CVD死亡相关因素。入组患者均未接受放疗,6909例患者接受初始化疗,8097例患者接受手术;随访实际的人年数分别为60 065人年及81 227人年。
结果显示,化疗组患者的CVD死亡率(SMR=1.36,95%CI 1.03~1.78;54例)较手术组显著升高(SMR=0.81,95%CI 0.60~1.07;50例)。化疗组的超额死亡主要出现于诊断TC后的一年内(SMR=5.31,AER=13.90;11例),死因包括脑血管疾病(SMR=21.72,AER=7.43;5例)和心脏病(SMR=3.45,AER=6.64;6例)。在多变量分析中,化疗组升高的CVD死亡率局限于诊断TC后的一年内(HR=4.86,95%CI 1.25~32.08);远期疾病(P<0.05)及诊断时高龄(P<0.01)为独立危险因素。
(编译 Luci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