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在第一疗程时最严重

发表时间:2015-09-23

    一项来自美国中北部肿瘤协作组的前瞻性研究N08CB结果表明:奥沙利铂引起的急性神经毒性在治疗疗程中并不会完全消失,其在第一疗程中的严重程度约为后续疗程中的一半。奥沙利铂引起的急性神经毒性和慢性神经毒性之间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J Clin Oncol. 2015年8月17日在线版)

    尽管奥沙利铂常引起患者的急性或慢性外周神经毒性,但其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仍不甚明确。为了更好地探索与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临床表现相关的临床参数,研究者对N08CB研究中所有接受过FOLFOX方案(包含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及奥沙利铂)辅助化疗的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急性神经毒性的评估包括每个疗程为期6天,每天一次的问卷调查。慢性神经毒性评估则在每个疗程的FOLFOX化疗前及停止化疗后的第1、3、6、12、18个月时进行,使用的是EROTC QLQ-CIPN20外周神经毒性评价量表。

    结果显示:共调查了346例,308例(89%)在FOLFOX第一疗程化疗后至少出现1种急性神经毒性的表现,其中包括触摸冷物体的敏感性增加(71%),吞咽冷食物的敏感性增加(71%),喉咙不适(63%)及肌肉痉挛(42%)。虽然在治疗期间这些症状并未完全消失,但一般急性神经毒性在化疗后第3天最严重,随后症状会逐渐改善。而在第2~12疗程期间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约为第一疗程的两倍。对于慢性神经毒性,麻刺感是最严重的症状,其次是麻木和疼痛。在化疗期间,手部症状往往比脚部症状更严重,截至18个月,脚部症状则往往会比手部症状更严重。在第一疗程中,出现相对严重的急性神经毒性患者往往也会出现更严重的慢性神经毒性(P<0.001)。

    (编译 王韵 审校 李宇红)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李宇红教授述评:

    本文作者根据N08CB研究中患者EROTC QLQ-CIPN20外周神经毒性评价量表,对奥沙利铂引起的急性神经毒性和慢性神经毒性的临床特征及两者相关性做了进一步细化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众所周知,奥沙利铂是结直肠癌患者辅助性和姑息性治疗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而外周神经毒性是其最难克服的剂量限制性毒性。目前人们对其产生机制不十分了解,亦无有效的预测和预防治疗手段,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