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有可能促进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生
非洲的赤道地区又被称作“淋巴瘤带”,这里的儿童患伯基特淋巴瘤的概率较其他地方的高十多倍。该地区同时也是疟疾的高发区,科学家们在过去的50年里一直试图明确这两种疾病间的关系。但其间迷雾重重,因为疟原虫通过感染红细胞和肝细胞来诱发疟疾,而伯基特淋巴瘤则起源于B淋巴细胞,在两种疾病的起源上未见相关性。那么,儿童疟疾感染是如何增加伯基特淋巴瘤风险的?
洛克菲勒大学分子免疫学实验室主任Michel Nussenzweig等的研究团队解释对上述疑问做出了解释。他们发现,用夏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后可立即观察到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数量的增加,这种激活型白细胞可增加伯基特淋巴瘤的风险。在这些细胞迅速增殖的同时,它们也表达高水平的激活诱导型胞嘧啶核苷脱氨酶(AID),以诱导DNA发生突变。所有只表达AID而不表达p53的小鼠均进展为淋巴瘤。(Cell. 2015, 162(4): 727-737.)
该研究第一作者Davide Robbiani表示:“我认为该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危险。我们的身体需要这种酶来产生有效抗体以对抗疟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种酶可以对产生它的细胞引起一些附带的损害,并导致淋巴瘤的发生。”
研究细节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被夏氏疟原虫感染后,小鼠的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急剧增加,这种激活的白细胞可增加伯基特淋巴瘤的风险。Robbiani说:“在受疟原虫感染的小鼠中,这些细胞在数月内发生迅速分化。”随着这种细胞的迅速增加,它们也高水平地表达AID,AID 可引起自身DNA的突变,并导致这些细胞产生大量不同的抗体。
但是,除了一些对抗体基因有利的突变外,AID还有脱靶损伤效应,即可以引起靶基因以外的破坏,导致致癌基因的形成。Robbiani认为:“在受疟原虫感染的小鼠中,上述情况表现为在生发中心频繁发生的染色体重组,而AID正是这些改变的原因之一。”
随后,研究人员繁殖了许多p53基因缺失的小鼠,p53基因可防止细胞转变为各种类型的癌细胞,包括伯基特淋巴瘤。对表达AID而不表达p53的小鼠进行的分析显示,每只小鼠都患上了淋巴瘤。
Robbiani表示:“当这些小鼠被疟原虫感染时,它们在成熟的B细胞中患淋巴瘤,这与伯基特淋巴瘤的发生极为相似。该发现为这两种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疾病间的建立了联系,为解开这一长期存在的谜题带来的一道曙光。”
未来的研究方向
洛克菲勒和其他的研究团队都试图去了解AID是如何导致DNA发生“脱靶性“损害的,这可能会产生新的治疗方法。如果人们可以限制这种致癌基因所致的附带损害,而不降低B细胞的抗感染活性,将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首先,人们要发现附带DNA损伤最先发生的地方。
Robbiani指出:除了淋巴瘤与某些类型的感染相关外,其他类型的癌症与疟疾并不相关;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非洲。例如,丙肝患者或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溃疡患者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概率比较高。AID在感染和癌症之间的联系上很可能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编译 李洪照 审校 王化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