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Ⅱ期结直肠癌 CSS-sets可识别出对含氟尿嘧啶方案敏感的亚组

发表时间:2015-11-19

    加拿大研究者Chabane Tibich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相较于其他对Ⅱ期结直肠癌进行预后评估的检查,多种癌症特征性的基因指纹检测(CSS-sets)的优势显著,它们在预测评估方面更准确稳定,还能更容易识别出能从氟尿嘧啶为基础化疗中获益的亚组患者。(JAMA Oncol.2015年10月22日在线版)

    在过去20余年里,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是否要进行辅助治疗,仍然是肿瘤领域最具挑战和争议的问题。该研究旨在研制稳定的CSS-sets以更准确地评估预后,并识别可能从辅助化疗中获得更长生存时间的Ⅱ期亚组患者。

    入组13项回顾性研究,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随访和辅助化疗情况进行分析。对照组共162例患者,试验组共843例患者,分别来自2个和11个独立队列。这13个队列中共纳入1005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有3个独立队列合计416例患者中有84例患者接受了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用药的辅助化疗。

    CSS-sets有助于预测无病复发生存,并能够筛选出从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中获得明显延长生存时间的Ⅱ期结直肠癌亚组患者。

    每30个基因中发现了8个癌症特征性基因指纹,并把它们作为癌症预后评估的依据,CSS-sets已经在11个独立队列共767例Ⅱ期结直肠癌未接受辅助化疗患者上证明有效。CSS-sets可把患者准确地分为低风险组、中等风险组以及高风险组,其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4%、78%和45%,分别占Ⅱ期患者的60%、28%和12%。CSS-sets纳入高风险组的416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可以从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中获得较明显的生存获益(5年复发率降低了30%~40%)。

    (编译 钟晨菡 审校 袁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袁瑛教授述评:

    CSS-sets能较准确较稳定地评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和识别能从氟尿嘧啶为基础用药的化疗方案中获益的亚组人群,从基因水平上认识疾病,根据CSS-sets分组(低、中、高风险组)更好地进行预防性治疗策略的制定,使得治疗有循证医学根据,而不是盲目地试验性用药,从而更好地推动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使得患者能够最大化地获益,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或无效治疗,这种基因检测理念可进一步被推广应用于结直肠癌各期以及所有肿瘤的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最终使得人群癌症总体生存有较大幅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