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一项治疗选择
法国研究者Bruno Royer等报告,针对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患者,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加多柔比星或环磷酰胺诱导治疗,随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缓解率高并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J Clin Oncol. 2016年4月25日在线版)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是一罕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临床预后差,接受常规化疗的患者通常1年内死亡。在众多回顾性研究中,仅一项研究显示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似乎可以改善生存期。
该项Ⅱ期前瞻性临床研究入组pPCL患者,探索了标准化疗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大剂量马法兰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DM/ASCT),随后给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的疗效。
入组患者均为新近诊断的pPCL患者,年龄<70岁,经4个疗程的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加脂质体多柔比星或环磷酰胺交替化疗后评价疗效,缓解的患者(外周血浆细胞<1%)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巩固强化,年轻患者接受减低强度预处理异基因移植,其他患者则进行第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随后接受1年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PFS。
结果显示:共纳入4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7岁(27~71岁),中位随访28.7个月。意向治疗分析显示中位PFS和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5.1个月(95%CI 8.4个月至未达到)和36.3个月(95%CI 25.6个月至未达到)。诱导治疗总缓解率为69%,1例患者接受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5例患者接受HDM/ASCT,其中16例患者随后接受减低强度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7例接受二次ASCT加随后维持治疗。
(编译 范芸 审校 常乃柏)
意大利Basilicata肿瘤中心Pellegrino Musto述评:
原发浆细胞白血病对血液学家而言是最具挑战性的疾病。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相比,有关pPCL的治疗文献非常有限。在一项纳入445例pPCL患者的注册研究中,1973~2005年确诊患者的总生存期为5个月,2006~2009年确诊患者的为12个月,这主要归功于新药的一线应用(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其中最显著受益人群为老年患者(早期死亡由26%降至15%)。多项研究显示: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pPCL患者的总有效率(ORR)为69%~89.9%,VGPR为28.8~37.9%,中位总生存范围为12.6~24个月。
有3项注册研究共纳入711例患者以探讨ASCT治疗pPCL,虽然完全缓解率高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但远期疗效低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双次ASCT患者的总生存有提高的趋势。
有两项注册研究共纳入135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pPCL患者,并与对照组接受ASCT的患者比较,异基因移植的复发率较低,但非复发相关死亡率较高,与自体移植相比并未提高生存率。
在上述Royer等的前瞻性Ⅱ期研究中,应用新药和干细胞移植手段治疗新诊断的pPCL,中位PFS和OS分别为15.1个月和36.3个月;在第二次移植分析中,异基因移植组患者的中位PFS和OS分别为11.3个月和28.6个月,而自体移植组均尚未达到。
这一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这是第一项肯定了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pPCL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前瞻性研究,虽然诱导治疗的缓解率并未被显著提高,但在今后研究中引入来那度胺或其他新药,如帕玛度胺、卡非佐咪或Daratumumab,有望优化诱导治疗和增加缓解的质和量。此外,有趣的是,接受双次自体移植的患者中位PFS和OS都显著优于ASCT加RIC-Allo-SCT,接受ASCT加RIC-Allo-SCT患者的快速复发率达35%,提示这一措施控制残留病变的作用有限,清髓性Allo-SCT是否会更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