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定期检测的成本效益更好
英国伯明翰大学Hisham Mehanna等报告,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PET-CT定期监测对比计划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对生存率的改善相似,但PET-CT监测组患者有更低的手术率和更好的成本效益比。(N Engl J Med. 2016, 374: 1444-1454.)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N2期或N3期)同步放化疗后,颈部淋巴结是采用影像学手段定期检测还是计划性颈部淋巴结清扫存在争议。
该项前瞻性、随机性对照研究自英国3家中心共招募2007~2012年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N2期或N3期)患者564例,将其随机分为计划性颈清组(282例;在放化疗后行计划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或PET-CT监测组(282例;在放化疗后12周进行PET-CT监测,如PET-CT显示还有残留或放化疗效果不明显,即行颈部清扫术)。此项研究为PET-CT监测组和计划性颈部清扫组非劣效性研究,主要观察终点为总生存率。
结果显示:17%的患者为N2a期,61%的为N2b期;84%的患者为口咽癌,75%的患者有肿瘤组织学样本并检测含有p16蛋白(一种与口咽癌发病相关的人乳头状瘤病毒蛋白)。
中位随访36个月。PET-CT监测组与计划性颈清术组患者相比有更少的颈部手术率,分别为54例和221例;手术并发症两组相似,分别为42%和38%。PET-CT监测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为84.9%(95%CI 80.7%~89.1%),计划性颈部淋巴结清扫组的为81.5%(95%CI 76.9%~86.3%)。PET-CT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更低,显示了非劣效性(95%CI的上界<1.50,P=0.004)。p16蛋白表达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亦相似。与计划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组患者相比,PET-CT监测组患者人均能节省1492英镑(约2190美元)的医疗费用。
(编译 陶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