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L患者寿命已接近正常人群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流行病及生物统计中心Hannah Bower等的最新临床研究显示:新诊断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平均寿命已接近正常人群,这是值得临床医生向CML患者传递的一个重要消息。该项研究纳入了瑞典1973~2013年新诊断的2662例CML患者,结果显示其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减少不到3年,可被视为CML治疗的一个巨大成功。(J Clin Oncol. 2016年6月20日在线版)
在过去的50年间,瑞典普通人群的寿命逐渐延长,CML患者的寿命在1973~1990年间也同样延长。但患者诊断时的年龄不同,其生存期延长程度也不同,如1990年后的年轻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而2000年左右的85岁以上患者生存期延长更明显。此外,确诊年份不同的CML患者生存期延长程度也不同,如1980年确诊的55岁患者平均生存期仅3.5年,而2010年确诊的55岁患者平均生存期可达27.3年。在老年患者中同样也存在差别。如1980年确诊的85岁男性平均生存期不到1年,而2010年确诊的同龄男性患者平均生存期可达5.1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CML导致的寿命缩短不断减少,这一现象在1990年后的年轻患者中最明显。如1980年确诊CML的55岁老年男性预计寿命缩短20.8年左右,而2010年确诊的同样年龄男性预计寿命仅缩短2.6年。老年人群中同样是1990年后差异尤为显著,研究者认为,因老年人本身的预计存活期比年轻人要短,老年人差异比年轻人少。
Bower指出:在伊马替尼年代以前CML患者寿命即有延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于2001年在瑞典首先作为CML患者的二线治疗方案进入临床,一年后成为CML的一线治疗药物。伊马替尼及其类似药物很快将CML从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转变为一种慢性疾病,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瑞典的临床数据显示,年轻CML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始于1990年,那时伊马替尼还未被引入临床,患者生存期更大程度的延长是在伊马替尼广泛应用之前。预估2010年以后诊断的CML患者和瑞典正常人群的生存期差异不超过3年。
(编译 何海燕 周莉莉 审校 侯健)
上海长征医院 侯健教授述评:
年轻CML患者生存期延长,主要原因在于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同时,治疗方案的多样化,以及对患者疾病监测手段的提高,也促进了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长期TKI药物的应用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费用,可能造成较大经济负担。可喜的是:已有一些临床研究结果表明,CML患者取得完全缓解后有停用TKI药物的可能,有望降低治疗费用。二代TKI及不断更新的TKI药物问世,以及我们临床医生更恰当的运用,可能是未来进一步提高疗效,缩小CML患者与正常人生存差异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