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IG10L胚系突变是Barrett食管/食管癌的敏感基因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学中心病理科Ryan E. Fecteau等报告的研究显示:VSIG10L是家族性Barrett食管的一个敏感基因,且可能在维持正常食管内稳态中起作用。针对VSIG10L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有助于揭示食管成熟过程重要的通路和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发病机制。(JAMA Oncol. 2016年7月28日在线版)
食管腺癌和其前期病变Barrett食管的发病率在过去40年内急剧上升,然而显著的基因异质性阻碍了人们对于该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和认识。该研究使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在一例多人口、多代家庭的食管腺癌/Barrett食管患者中明确家族性Barrett食管新的敏感突变。
研究者对这个多代Barrett食管家族中血缘关系较远的4位成员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全外显子测序来筛选可能的疾病敏感突变。研究者将所有的基因突变进行筛选以确定候选突变。使用实时定量PCR以及原位RNA杂交的方法进行基因表达分析。运用食管成熟细胞三维培养模型来确定基因突变的表型效应。使用电子显微镜评估其中一位携带有突变基因的患病家庭成员食管黏膜的超微结构改变。从之前一个非典型基因上识别新的胚系疾病敏感突变。
结果显示,这个多人口、多代家庭中有14名成员患病(3例食管腺癌,11例Barrett食管)。全外显子测序发现,在患病成员中,非典型基因VSIG10L上高度保守的丝氨酸残基存在胚系突变(S631G)。与野生型相比,将S631G突变转染到一个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三维培养模型上后会显著抑制上皮成熟过程。VSIG10L在正常鳞状上皮食管中高表达,而在Barrett相关病变中明显表达缺失。在电镜下可以发现,存在S631G突变的食管鳞状上皮黏膜细胞间隙增宽以及细胞桥粒减少。
(编译 翁文瀚 审校 杨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