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会议特别报道

消化系统肿瘤 呋喹替尼三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OS显著获益

发表时间:2017-07-03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李进教授报告的一项Ⅲ期验证性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呋喹替尼三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获得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OS)。呋喹替尼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摘要号 3508)

    在中国,三线治疗mCRC的选择仍然很有限。一项Ⅱ期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口服激酶抑制剂呋喹替尼可选择性地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显著改善mCR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一项Ⅲ期研究FRESCO得以开展,以证实呋喹替尼三线治疗mCR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FRESCO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研究。该研究入组了中国28个中心的至少两线系统化疗失败的mCRC患者。根据之前的抗VEGF疗法和K-ras状态将患者分层,并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呋喹替尼或安慰剂组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意向治疗人群的OS。

    2014年12月12日至2016年5月13日,416例患者随机入组接受治疗。与安慰剂组相比,呋喹替尼显著改善了OS(HR=0.65,95%CI 0.51~0.83;P<0.001)。呋喹替尼组和安慰剂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9.3个月(95%CI 8.18~10.45个月)和6.57个月(95%CI 5.88~8.11个月)。呋喹替尼组的所有次要研究终点,如PFS、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获得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最常见的呋喹替尼治疗相关的3级及以上的不良事件有高血压(21.6%),手脚皮肤反应(10.8%),蛋白尿(3.2%)和腹泻(3.2%)。

    (编译 何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