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Ⅱ、Ⅲ期胃癌患者中 MGMT蛋白阳性表达是独立良好预后因素

发表时间:2017-11-15

    中国上海复旦大学的Cao Y等报告,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阳性表达被证实为胃癌患者独立的预后良好的预测因素。将MGMT表达水平纳入现有的TNM分期系统可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性。(JAMA Surg. 2017年9月13日在线版)

    研究发现,多种恶性肿瘤中MGMT蛋白的表达缺失与不良生存相关。在胃癌中,已开展的相关研究非常有限,而MGMT与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之间的关系也尚不明确。该研究旨在在可切除胃癌患者中,明确MGMT的术后预后价值及其对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相关性。

    研究自2007年8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连续招募了就诊于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445例可行根治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数据集(200例)和验证集(245例),数据集的随访时间跨度为2~76个月,验证集为2~79个月。由2名病理科医生对MGMT在肿瘤细胞中的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评估。

    445例患者中,315例(70.8%)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0±12)岁。MGMT阳性表达提示总生存较好,在数据集(HR=0.52,95%CI 0.32~0.84;P=0.003)和验证集(HR=0.63,95%CI 0.43~0.93;P=0.01)的Ⅱ、Ⅲ期胃癌患者中均是如此。

    多变量分析显示,MGMT表达及TNM分期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Ⅱ期胃癌患者中,MGMT阳性患者(HR=0.35,95%CI 0.13~0.95;P=0.007)从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中获益优于MGMT阴性患者。

    该研究提示,MGMT是胃癌预后标志物,其与预后及化疗疗效的关系值得在进行基因组DNA测序的随机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编译 白茗 审校 宋娜 刘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