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能预防高致吐化疗所致的延迟性恶心呕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等报告的研究证实,沙利度胺联合帕洛诺司琼及地塞米松可用于拟接受高致吐性化疗(HEC)的初治患者的迟发性恶心和呕吐的预防。(J Clin Oncol. 2017年8月30日在线版)
该研究探讨了在接受HEC的患者中,沙利度胺(THD)预防延迟性恶心和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该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CLOG 1302研究)入组既往未经化疗的癌症患者,这些患者拟定按照计划接受HEC化疗(顺铂或环磷酰胺-多柔比星/表柔比星≥50 mg/m2),并被随机分入THD组(100 mg,bid,d1~5)或安慰剂组,两组的预防性治疗都包含帕洛诺司琼(0.25 mg,d1)和地塞米松(12 mg,d1;8 mg,d2~4)。主要终点是延迟期(25~120 h)呕吐的完全缓解情况(无呕吐或解救治疗)。
结果显示,在656例患者中,638例可评价,其中THD组317例,安慰剂组321例。THD组的延迟性及总体的呕吐事件完全缓解率较安慰剂组显著升高,分别为76.9% vs. 61.7%(P<0.001)和66.1% vs. 53.5%(P=0.001)。THD组恶心的完全缓解率也较安慰剂组显著升高,其中延迟性恶心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7.3%和33.3%(P<0.001);总体的分别为41%和29.6%(P=0.003)。不良反应为轻中度。THD组的镇静、头晕、便秘、口干发生率较高,但化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编译 张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