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初治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 PEGPH20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滨方案

发表时间:2018-01-02

    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Hingorani等报告的Ⅱ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表明,与紫杉醇/吉西他滨(AG)化疗相比,新药PEGPH20(pegvorhyaluronidase alfa )联合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PFS得到了明显的获益,毒副反应可以耐受。高透明质酸(HA)的患者获益更明显。(J Clin Oncol. 2017年12月12日在线版 doi: 10.1200/JCO.2017.74.9564)

    该研究纳入279例前期未经治疗的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PEGPH20 联合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PAG方案)或AG方案治疗,并采用一种亲和性组织化学方法对肿瘤HA水平进行回顾性检测。

    结果显示,在279例患者中,246例有HA检测结果,231例可评价疗效,84例(34%)为高HA含量(≥50%肿瘤表面细胞外基质HA染色)。PAG方案治疗延长总体的PFS(HR=0.51,95%CI 0.26~1,P=048)及高HA含量患者的PFS(HR=0.73,95%CI 0.53-1;P=0.049)。在高HA含量的肿瘤患者中,PAG组与AG组的ORR分别是45%和31%,中位总生存期分别是11.5个月和8.5个月(HR=0.96,95%CI 0.57~1.61)。

    两组3~4级不良事件也有显著差异,PAG组比AG组出现高肌肉痉挛(13% vs. 1%)、中性粒细胞减少(29% vs. 18%)和肌痛(5% vs. 0%)发生率更高。在使用依诺肝素后,两组血栓事件发生率相当(14% vs. 10%)。

    (编译 李勇 审校 万进)

    广东省中医院 万进教授述评:

    晚期胰腺癌的标准方案包括吉西他滨单药,很少有药物超过吉西他滨单药疗效,客观缓解率很少超过10%,中位生存期一般为6~7个月。三药联合方案FOLFIRINOX方案在ACCORD 11试验中,纳入342例化疗初治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预设中期分析显示,此时已达到试验的主要终点(总体生存期改善)。

    FOLFIRINOX方案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吉西他滨药治疗组(32% vs 9%),且无进展生存期( 6.4个月 vs 3.3个月)和总生存(11.1个月 vs 6.8个月)也显著优于吉西他滨单药组,但这个方案适合体质好的患者使用。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是另外一个选择。一项多国的MPACT试验纳入861例先前未经治疗的转移性胰腺腺癌患者,结果显示,给予纳米微粒型白蛋白结合型紫衫醇(125 mg/m2)后使用吉西他滨 (1000 mg/m2,d1,8,15,每28天),优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一次1000 mg/m2,每周1次,连续7周,之后d1,8,15 每4周)。联合治疗方案与单药方案相比,前者的客观缓解率明显更高(23% vs 7%),中位总生存期明显更长(8.5 vs 6.7个月)且PFS也明显更长(5.5个月 vs 3.7个月)。

    本研究应用α聚乙二醇化透明质酸酶(pegvorhyaluronidase alfa,PEGPH20)联合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PFS得到了明显的获益,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另外显示高透明质酸的患者获益更明显,对晚期胰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