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CEA的荧光抗体SGM-101术中检测结直肠癌
荷兰Leiden大学医学中心Boogerd等报告,研究首次提出了应用CEA靶向检测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SGM-101是安全的,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临床决策。(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年1月17日在线版)
靶向肿瘤的荧光成像技术有可能通过在手术期间选择性地突出恶性组织,从而改进目前的肿瘤手术效果。癌胚抗原(CEA)在90%的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成像的潜在靶点。研究者旨在评估SGM-101,一种荧光抗CEA单克隆抗体的耐受性,探讨应用术中荧光成像检查结直肠癌的可行性。
研究者在荷兰的两个医疗中心进行了一个开放性的试验。在剂量递增队列中,纳入自诊断后血清CEA浓度升高(正常上限≥3 ng/mL)的原发性大肠癌患者(年龄≥18岁),患者即将进行开腹或腹腔镜肿瘤切除术。在扩展队列中,纳入复发或腹膜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年龄≥18岁),患者自诊断后CEA浓度升高,即将接受开腹手术。研究并未对患者、研究者或医疗团队其他人员设盲。
在剂量递增队列中,应用3+3剂量设计将患者分配至5 mg,7.5 mg或10 mg SGM-101组中。在扩展队列中,患者接受了研究时认为最佳的、不高于剂量增加组的用药剂量。在手术前2天或4天静脉注射SGM-101 30分钟。
术中进行成像以确定近红外荧光的病变,对其进行切除及荧光评估。主要终点是SGM-101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12小时、手术当天、术后第一天进行评估,并在出院当天及第一次门诊就诊进行随访。
次要终点是SGM-101用于探查结直肠癌的有效性,通过计算肿瘤背景比值(TBR)、荧光信号与切除组织的肿瘤状态的一致性、两个队列的诊断准确性来评估。该试验于网站注册,注册号NCT02973672。
结果显示,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26例患者纳入研究(剂量递增队列9例,扩展队列17例)。尽管剂量递增队列的9例患者中,3例(33%)出现了可能相关的轻度不良反应,扩展队列的17例患者中,3例(18%)出现了5例轻度不良反应,但SGM-101并未引起任何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扩展组中3例(18%)患者出现了5例中度不良反应,但与SGM-101无关。
给予两队列人群最大剂量10 mg的SGM-101后,没有发现生命体征、心电图或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改变。术前4天给予10 mg SGM-101可得到最高的TBR(剂量递增队列中,平均TBR为6.10)。在扩展队列中,荧光成像检测出43个病灶中的19个(43%)之前临床未怀疑的病变,这改变了17例患者中的6例患者(35%)的治疗策略。扩展队列的灵敏度为98%,特异性为62%,准确性为84%。
(编译 闫鸿霏 审校 刘静 刘云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滕赞 刘云鹏述评:
利用肿瘤靶向荧光示踪剂为引导的分子荧光引导手术,经过10年的发展逐渐由基础探索走向临床应用。以往术者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CT、MRI等)和术中的肉眼观察及触摸等手段来评估肿瘤分布、负荷与界限,对微小肿瘤转移灶的检出率和良恶性组织的分辨力上存在先天性不足。肿瘤进展程度的术中评估对于有腹膜转移的消化道肿瘤手术决策至关重要。与肿瘤表达率不高的HER2、非细胞膜表达的VEGF及正常组织也有较高表达的EGFR等抗原不同,CEA在多数肿瘤细胞膜高表达,尤其是胃肠道来源肿瘤,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因此与抗CEA抗体结合的荧光指示剂SGM-101在结直肠癌荧光引导手术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项来至荷兰的Ⅰ期试验初步探明了SGM-101探查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有助于更彻底的清除肿瘤及转移灶。然而62%的特异性对于尽可能避免切除非肿瘤组织而减少损害还需要更多技术上的完善。更大样本量的Ⅱ、Ⅲ期试验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