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期盼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3月6日下午,神经外科医学权威、全国政协委员凌峰带领全国政协医卫界别90位委员联名向大会递交了“紧急提案”。在她看来:“体制沉疴,需抽丝剥茧,非一朝一日。当务之急,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立即阻止医院暴力事件的发生。” 人大代表、河北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郭淑芹更提出:“我想说一句,医生也是人,有血有肉,也有尊严,谁来维护我们的人权?我们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舆论认为,解决医患纠纷,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医疗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香港《大公报》3月7日刊文,呼吁两会代表委员们沉下心来为“医闹”、“医暴”把脉。“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捋顺关系,加快医改,提升职业道德,增强医疗机构与社会的互动,增加透明度,让社会了解医疗机构本身以及医疗过程。”该评论被网络媒体以“港媒:‘医暴’‘医闹’如何根治 代表委员多思量”为题进行了大量转载,网民也纷纷对此表达了看法。有网民即评论说:“对真正无理取闹的人,必须付诸法律手段,严厉惩处。”还有微博网友提出:“媒体经常报道伤医事件,后续对施暴者怎么处罚的,为什么没有后续报道?”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 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贵州团审议时,对儿科医生束晓梅表示:必须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任何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严肃处理。
总书记的严正表态,在网络舆论场上引起强烈反响。
表2 我国近年重大医患事件案例
“医闹”成了转型期社会各种矛盾纠结的一个突出标志。“医闹”的背后,除了某些个别精神不健康的患者,很多情况下是患者及其家属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利益诉求。患者及其家属不是没有找过各有关部门,不是没有试图通过其他较为平和的手段表达诉求,但往往诉求无人答理,自感解决无望;也有很大的可能是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基本的医学专业素养,对医院的诊治护理得出了误判,把非人力所可为的病患不适当地归咎于医护人员的不尽心不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