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  曾发生IMDC者恢复ICI治疗后IMDC复发率为34%
    曾发生IMDC者恢复ICI治疗后IMDC复发率为34…

    2019-06-22 10:00:29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Abu-Sbeih等报告,在免疫介导的腹泻和结肠炎(IMDC)之后恢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患者中,IMDC复发率达34%。恢复抗PD-1/L1治疗后的IMDC复发…

  •  临床试验参与者对比发病人群的年龄差异加大
    临床试验参与者对比发病人群的年龄差异加…

    2019-06-22 09:59:03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Ludmir等报告,临床肿瘤试验参与者和事件疾病人群之间的年龄差异普遍存在,并且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行业资助试验中试验参与者中年龄不平衡…

  • 全美EOL最后14天内化疗率终降至5%以下
    全美EOL最后14天内化疗率终降至5%以下

    2019-06-22 09:56:18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Fang等报告,终末期(EOL)最后14天内的化疗应用率成功地下降至5%以下,这得益于医生广泛采纳了指南推荐。(J Clin Oncol. 2019年5月29日在线版 doi:…

  • Selumetinib在儿童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应用
    Selumetinib在儿童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应用

    2019-06-22 09:52:47

    美国埃默里大学Fangusaro等报告,在儿童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Selumetinib对携带BRAF突变和NF1的、复发性/难治性或进展性毛细胞瘤有抗瘤活性,或可替代标准化疗治疗此类患者…

  • 西地尼布治疗肺泡软组织肉瘤或有效
    西地尼布治疗肺泡软组织肉瘤或有效

    2019-06-22 08:41:31

    英国研究者Judson等报告,肺泡软组织肉瘤(ASPS)转移性疾病的发病率高、长期预后不良、且常规化疗无效,但西地尼布表现出明显的临床活性,有望实现此类年轻患者长期疾病控制…

  • 人工智能可从病理切片识别基因组不稳定
    人工智能可从病理切片识别基因组不稳定

    2019-06-22 08:23:48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医院研究者报告,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直接从病理切片上识别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利用深度残差学习算法,识别结直肠癌MSI准确率达到84%。意味着或许可以不必…

  • 研究发现抑制化疗耐药的分子
    研究发现抑制化疗耐药的分子

    2019-06-21 18:00:42

    美国杜克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可减少肿瘤细胞对化疗耐药性的分子,有望更有效地治疗肿瘤。(Cell. 2019年6月6日在线版)化疗可快速对肿瘤发挥作用,但不久后…

  • 晚期肉瘤 阿昔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有效
    晚期肉瘤 阿昔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有…

    2019-05-21 15:20:42

    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Wilky等报告,治疗晚期肉瘤患者,阿昔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毒性可控,且有初步的抗瘤活性。(Lancet Oncol. 2019年5月8日在线版)VEGF可促进免疫…

  • 平滑肌肉瘤 艾日布林对比达卡巴嗪后线治疗疗效相当
    平滑肌肉瘤 艾日布林对比达卡巴嗪后线治疗…

    2019-05-21 15:19:53

    法国研究者Blay等报告,艾日布林对比达卡巴嗪后线治疗平滑肌肉瘤患者的疗效相当,且安全性均可控。(Br J Cancer. 2019年5月8日在线版 doi: 10.1038/s41416-019-0462-1)为…

  •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指导个体化治疗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指导个体化治疗

    2019-05-21 15:17:57

    西班牙研究者Rodon等报告,相对仅采用DNA分析检测肿瘤突变,联合使用RNA分析适合指导更多的晚期癌症患者接受个体化治疗。(Nat Med. 2019; 25: 751-758. doi: 10.1038/s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