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K抑制剂相关短暂性视网膜病变无碍继续治疗
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皮肤科Reinhard Dummer等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抑制剂Binimetinib除了皮肤毒性与胃肠道反应外,还可能导致短暂性视网膜病变。(Ann Oncol. 2014年5月 26日在线版)
Trametinib(Mekinist)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唯一批准用于进展期黑色素瘤的MEK抑制剂。尚在研发中的Binimetinib已显示出对BRAF突变的皮肤黑色素瘤有疗效。
研究者指出,Binimetinib相关的视网膜病变通常较轻,为自限性不良反应,与剂量与时间有关,完全可逆。因此,研究者强调,短暂性视网膜病变不应该成为停止治疗的理由。
在该研究中,来自3项Ⅰb期或Ⅱ期临床实验、接受Binimetinib治疗的32例进展期皮肤黑色素瘤患者接受了眼科检查,其中7例患者还接受了泛素激酶抑制剂RAF265治疗,5例接受BRAF选择性抑制剂Encorafenib (LGX818)治疗。
按照研究方案,这些患者每隔一段时间接受一次眼科检查。19例患者(59.4%)检查出1~2级视网膜病变,为双侧多灶性病变。研究显示,出现1~2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接受Binimetinib单药治疗的20例患者中占13例,接受Binimetinib联合RAF265治疗的7例患者中占4例,接受Binimetinib联合Encorafenib治疗的5例患者中占2例。
视网膜病变在治疗最初4周内出现,部分病例在治疗数天后即可出现。19例患者中有8例报告了轻度的、短暂的视觉症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可观察到双侧多灶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升高,但荧光造影未见渗漏。在治疗开始后,中心视网膜厚度及体积出现剂量依赖性增加。之后尽管治疗继续,但随着症状的缓解,其厚度及体积显著减小。
Binimetinib联合RAF抑制剂并不影响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然而,联合治疗病例的中心视网膜厚度及体积增加幅度要低于Binimetinib单药治疗者,可能与他们接受的Binimetinib剂量较低有关。
作者指出,该研究首次在较多进展期黑色素瘤病例中阐明了Binimetinib相关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和病程。这有助于眼科及肿瘤科医生认识和处理这一相对轻微、自限性的视网膜病变。研究者建议,若患者出现持续视觉损伤(20/30或者更少),或许应当考虑停药或者降低剂量。不过他们强调,在眼科随诊的前提下,短暂的视网膜病变不应成为停止治疗的理由。
(编译 李晓宇 审校 盛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