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DNA分析时机可指导结直肠癌辅助治疗
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Henriksen等报告,提前进行循环肿瘤DNA(ctDNA)取样是可行的,具有很高的预后价值。后来进行的补充检测可提高敏感性,同时允许大多数ctDNA阳性患者早点开始辅助化疗。(Clin Cancer Res. 2025年2月20日在线版)
多项临床试验探讨ctDNA对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始辅助化疗需要提前进行ctDNA检测,但术后游离细胞DNA(cfDNA)和ctDNA动态的影响尚不清楚,特别是在一些检测中采用了降低成本的上限时。本研究调查了第14天对比第30天的ctDNA检测结果,比较了限制cfDNA输入的全样本分析,并评估了辅助化疗分配的单时间点和双时间点。
2019~2023年,研究纳入611例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并在术前、术后14天、30天采血,使用数字PCR评估cfDNA水平,使用肿瘤信息数字PCR或靶向测序分析8 mL血浆中的所有cfDNA。
尽管在第14天85%的样本中cfDNA升高,但两个时间点的检测性能是相当的(敏感性:31% vs. 32%;特异性均为98%)。50 ng cfDNA输入上限降低了ctDNA的检测概率,影响了第14天78%的样本和第30天65%的样本。在这两个时间点,ctDNA检测可预测复发(第14天:HR=9.0,95%CI 5.5~14.8;第30天:HR=12.5, 95%CI 7.6~20.4)。在74%的ctDNA阳性复发患者中,两种样本均检测到ctDNA。从第14天到第30天,ctDNA水平升高与较短的至复发时间相关(Pearson相关性:R=-0.63,P=0.003)。汇总时间点检测结果将增加敏感性(36%),并允许80%的患者更早开始辅助化疗。 (编译 赵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