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胃癌ICG荧光导航淋巴结清扫预后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5-04-02

    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黄昌明教授等报告的研究显示,吲哚菁绿(ICG)示踪与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精准的淋巴结切除术和生存预后的改善相关。仍需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些发现。(JAMA Surg. 2025年3月12日在线版)

    ICG引导下的淋巴结切除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胃癌。然而,其对肿瘤的影响尚不清楚。

    371-372期(完成)-55-.jpg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ICG示踪对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这些患者接受了NAC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本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中国3家教学医院诊断为cT2~4N0/+M0的胃腺癌,并接受NAC和腹腔镜根治性胃切除术的患者,随访数据至2024年6月。重叠加权(OW)被用于比较ICG组和非ICG组间的结果。主要终点为3年生存结局,包括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

    结果在459例患者中,男性有338例(73.6%),女性有121例(26.4%);平均年龄60.8岁±9.9岁,其中119例接受了ICG引导下的淋巴结切除术。经OW校正后,与非ICG组比较,ICG组淋巴结清扫数更多(47.4枚 vs. 38.3枚,P<0.001),并获得更好的3年OS率(78.6% vs. 66.6%,P=0.04)和RFS率(74.0% vs. 57.0%,P=0.03)。

    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ICG示踪是OS(HR=0.59,95%CI 0.39~0.90,P=0.02)和RFS(HR=0.59,95%CI 0.40~0.87,P=0.01)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在OW校正人群中,ICG示踪的OS益处在ypN2/3胃腺癌亚组(70.3% vs. 36.2%,P=0.01)和达到主要病理缓解的患者(97.7% vs. 77.6%,P=0.04)中更为明显
    P相互作用=0.04)。

     (编译 彭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