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胸部肿瘤

生物标志物为肺腺癌的预后提供线索

发表时间:2025-04-27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Mao等报告,早期肺腺癌中,DNA、染色体和免疫细胞的关键变化与结局显著相关,这些标志物有望成为潜在的重要的早期预测指标,以供指导日益流行的致命性疾病的管理。(2025 USCAP年会)

    在预防早期肺腺癌的复发和转移中,分子标志物的鉴定是关键,然而,缺乏关于早期肺腺癌中染色质结构分型、免疫细胞和其他因素预后意义的研究。在早期肺腺癌中,有预后获益和有辅助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仍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试图解决预测结果中的这些关键性问题,即为了进一步研究DNA倍体和核酸分型的预后意义,研究者评估了164例早期肺腺癌患者的病理样本和突变数据。

    具体而言,研究者首先对所有164例患者的肺组织样本进行了染色质结构分析,同时对118例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了进一步的免疫微环境异质性分析。根据染色质同质(CHO,≥ 0.0952)和染色质异质(CHE,< 0.0952)亚型,研究人员首先对各组进行分层,并进行染色质结构分析。

    结果显示,DNA非二倍体、CHE、肿瘤-间质比率高均与多种侵袭性临床病理参数显著相关,包括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胸膜侵袭和肿瘤进展。

    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分析表明,DNA非二倍体和CHE是早期肺腺癌复发和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早期肺腺癌的无病生存期相关(P值分别为0.009和0.004)。DNA非二倍体合并CHE与不良的无病生存相关(HR=3.55,P=0.003)。

    肿瘤进展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未接受辅助治疗(P=0.057),CHE(P=0.02),以及DNA非二倍体和CHE的高风险组合(P=0.024)。

    373-374期(完成)-17-.jpg

    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表明,高密度的巨噬细胞(HR=2.43,P=0.010)和高密度M1型巨噬细胞(HR=2.67,P=0.006)与较差的无病生存率显著相关。同时,远离肿瘤细胞的M1型巨噬细胞与更好的无病生存率显著相关(HR=0.44,P=0.017)。

    日本长崎大学Fukuoka认为,将这些标志物与已知的、试图预测更好生存率的其他肺腺癌标志物(例如核蛋白Ki-67的表达)相比较可能更好。

    (编译 张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