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微创切除术可能优于开放手术
美国托马斯·杰佛逊大学Palazzo等报告的最新研究显示,接受食管微创切除术的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可能比接受开放或混合手术(OHE)的患者生存时间长。(J Am Coll Surgeons 2014年12月26日在线版)
研究者指出,食管微创切除术(MIE)正越来越多地治疗食管癌和胃食管结合部(EC)癌患者,基于术后总生存、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严重性等方面的优势,研究支持MIE作为EC的首选治疗手段。
研究者分析了4年半时间内因癌症接受食管切除术的前瞻性患者数据库。所有患者都在食管、胃食管结合部或胃贲门部发现腺癌或鳞状细胞癌。而诊断高级别非典型增生的患者均被排除。
MIE组(104例)和OHE组(68例)的平均年龄均为60岁左右,大部分患者为男性。MIE组具有更高的体质指数和疾病分期较早,并且较少接受新辅助放化疗(CRT)。EMI组围手术期死亡率较低(3.9% vs. 8.8%),主要并发症较少。
MIE组患者的术式包括三切口胸腹腔镜加颈部McKeown食管切除术和胸腹腔镜Ⅳor Lewis食管切除术。有13例患者接受了胸部或腹部开放手术,其他部位则采用微创术式。这些患者被归入混合食管切除术组。接受腹腔镜或开放经膈食管切除术的患者也被排除。
研究者同时还回顾了55例符合前述入选标准但接受了单纯开放手术的患者资料(39例接受三切口手术,16例接受Ⅳor Lewis手术),对这组患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合并分析了开放和混合手术组并比较了他们与MIE组患者的结果。
研究者使用Kaplan-Meier统计来比较生存曲线,用Cox回归分析来评估手术方式对死亡率的影响,并校正年龄、性别、总淋巴结检出数、淋巴结转移率、CRT和病理分期等参数进行分析。
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MIE组64% vs. OE组35%,P<0.001)。多变量分析显示,OHE组患者生存差于MIE组,校正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率、CRT和病理分期后仍有显著性(HR=2.00,P=0.019)。
研究者承认,有些偏倚可能会影响结果,包括MIE组分期较早,且手术操作时间不一致。这些结果还需在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和长期随访中验证。不过这些结果还是证实了MIE在围手术期和术后的安全性,并且增加了对MIE抗肿瘤效益的认识。研究者期望能从最近的研究中获得随访资料的支持。
研究者认为,除非有确切的禁忌,例如曾有胸部大手术史,现在所有患者都适用于MIE。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并非MIE的禁忌症。鉴于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文献或1级证据证实MIE是否影响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或即使有影响,影响到何种程度。这项研究是非常中肯的,尽管是一项回顾性研究而非随机临床试验,但仍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MIE术后生存获益的资料。
(编译 刘凡 审校 叶颖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