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或可不输成分血
研究者等报道,在缺少输注成分血支持的情况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安全的进行。患者输注血小板的临界值是≤5×103/μL。药物疗法和心脏监测可有效治疗心脏并发症。(J Clin Oncol. 2015年4月13日在线版)
研究发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有效,但在植入之前往往需要输注成分血支持治疗。由于基督教徒(Jehovah's Witnesses)拒绝输注血液制品,因此治疗出现了挑战。这项研究对125例基督教徒(55例淋巴瘤患者,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例淀粉样变性患者)使用大剂量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而没有输注成分血。
在移植前,患者预输注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来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并应用细胞因子动员干细胞。通常,当血红蛋白接近11 g/dl和血小板接近100×103/μl时才给予大剂量化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了标准剂量200 mg/m2的美法仑化疗,肾功能不全时减少剂量。淋巴瘤患者接受卡莫司汀300 mg/m2,环磷酰胺1500 mg/m2(第2~5天,共6 g/m2),依托泊苷700 mg/m2(第2~4天)。在移植后,患者接受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氨基己酸、红细胞生成素和维生素K1的联合治疗。
结果显示,2例患者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15例患者出现轻度出血并发症,但在血小板计数>5.0×103/μl时,没有患者发生出血并发症,6例(4.8%)患者出现治疗相关死亡。中位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了5.0 g/L,中位血红蛋白最低浓度为7.0 g/dl。血小板计数<10×103/μl的中位天数为3天,中位血小板最低浓度为5.0×103/μl。40例(32%)患者出现心脏并发症。
(编译 张高超 审校 王化泉)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王化泉教授述评:
因为伦理学等原因,血小板输注阈值的临床试验数据较少。缺乏输血支持情况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风险有多大?针对特殊人群的研究部分回答了这两个问题。首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输血支持的要求并不高,即使没有输血支持,死亡率也不高(<5%)。血小板水平>5.0×103/μl时,很少会发生与血小板较少相关的出血。这也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他患者时,输血支持的时间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