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会议特别报道

AIEOP的相关研究结果提示 骨坏死与急淋的治疗方式无关但与发病年龄密切相关

发表时间:2015-07-27

    意大利研究者Rosanna Parasole等报告,骨坏死(ON)可能引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继发合并症,是一个仍待解决的挑战性难题。ON的发生与治疗方式无关,但与患者的发病年龄密切相关。有必要早期发现并予以有效治疗,从而防止儿童和青少年急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ON,并引起严重后果。(摘要号P538)

    骨坏死是儿童和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淋)患者一种潜在致残的治疗合并症,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面的影响。

    该研究纳入了意大利儿童血液肿瘤协作组(AIEOP)在2000年9月至2011年12月连续开展的两项急淋白血病临床研究(ALL2000和2006R)中骨坏死发生率和其所致后遗症的发生情况,采用专用报表的形式,回顾分析了参与AIEOP研究各中心共3691例急淋患者的资料,评估了ON发生率、ON相关症状、放射学表现、治疗情况、危险因素和预后转归。PH+急淋、婴儿或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统计学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相关性(卡方)检验。

    结果显示,99例(2.7%)患者被确诊为ON,其中82%携带症状。在诱导巩固治疗期间,有12%的患者被诊断为ON,再诱导治疗期间确诊者占24%,维持治疗或治疗停止后确诊者占64%。不同年龄阶段ON的5年累积发生率明显不同,≥10岁患者发生率为9.9%(77/781,例),10岁以下患者发生率为0.8%(22例)(P<0.001)。两组组内患者ON发生率不受性别、初始白细胞数、B细胞或者T细胞免疫表型、诱导治疗激素类型不同(地塞米松或强的松)的影响,在高危组患者或者接受颅脑放疗治疗患者中,也未发现ON发病率更高。ON发生率好似与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或甲状腺功能不全无关。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受累部位为单发,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髋、膝、踝和肩部。这些部位的ON(单侧或双侧)发生率分别为64%、51%、35%和9%。34例(41%)患者接受了治疗:关节修复术(21例)、双膦酸盐治疗(9例)或其他侵入性治疗策略,例如理疗运动疗法(4例)。最近一次随访结果显示,81%的患者无症状,12%的患者仍有疼痛但没有功能活动受限,7%的患者有日常活动受限性疼痛。

    (编译 耿其荣 审校 王亮 吕跃)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吕跃教授述评:

    骨坏死是需要我们在临床引起高度重视的疾病,它是儿童和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淋)患者一种潜在致残的治疗合并症,有时患者白血病治愈了,却发生了骨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回顾分析了参与AIEOP研究各中心共3691例急淋患者,评估了ON发生率、ON相关症状、放射学表现、治疗情况、危险因素和预后转归,为我们临床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