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用药顺序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更重要

发表时间:2015-09-23

    德国慕尼黑大学Volker Heinemann等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用药顺序可能比单个药物的选择更重要。在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一线使用抗EGFR治疗可能会为包括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内的有效后续治疗提供更有利的条件。(J Clin Oncol.2015年8月10日在线版)

    本研究旨在探讨FIRE-3研究中目标人群后续治疗方案(尤其是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有效性。2013年已公布结果的FIRE-3/AIO KRK0306研究,是在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比较一线FOLFIRI方案分别联合西妥昔单抗(A组)或贝伐珠单抗(B组)的疗效。

    后续治疗(二、三线)的开始定义为使用原治疗方案中不包含的一个抗肿瘤药。研究者评估了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持续时间和有效性,并探讨了后续治疗对FIRE-3研究中目标人群生存时间的影响。

    在592例患者(意向治疗人群)中,414例(69.9%)接受了二线治疗,256例(43.2%)接受了三线治疗。在后续治疗组中,47.1%初始为A组的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52.2%初始为B组的患者接受了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治疗。55.9%的A组患者和53.2%的B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作为后续化疗药物。A组和B组二线治疗的中位治疗时间分别为5.0个月和3.2个月(P<0.001)。从二线治疗开始计算,A组的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显著长于B组,其中中位PFS分别为6.5个月和4.7个月(HR=0.68,95%CI 0.54~0.85;P<0.001),中位OS分别为16.3个月和13.2个月(HR=0.70,95%CI 0.55~0.88;P=0.0021)。

    (编译 朱丽珍 审校袁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袁瑛教授述评:

    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标准两药化疗是与西妥昔单抗联合好,还是与贝伐珠单抗联合好,是目前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近年来的FIRE-3研究和CALGB80405研究均是头对头比较了这两个靶向药物哪个一线使用更好的研究。从两个研究的主要终点来看,并未得出明显差异,在各种指南中也给予了同样级别的推荐。但是在FIRE-3研究中,我们看到在主要终点ORR和次要终点PFS相近的情况下,另一个次要终点OS在西妥昔单抗组明显长于贝伐珠单抗组,大家对此现象的解释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FIRE-3 试验中进行后续二线和三线治疗的有效性分析发现:西妥昔单抗组的二线PFS及OS均优于贝伐珠单抗组,由此作者认为mCRC药物的使用顺序可能优于单个治疗药物的选择,在RAS野生型患者中,一线使用抗EGFR治疗可能会为包括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内的有效后续治疗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两组患者的二、三线治疗方案/手段差别较大,不统一,如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经历了更多的手术和放疗等。这些治疗是否导致了更差的预后有待商榷,我们需要更深入的对照研究来证实本文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