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MDS患者 自评疲劳程度可提供独立的预后信息

发表时间:2016-01-04

    意大利成人血液病工作组Fabio Efficace等报告的一项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显示,自评疲劳程度可为预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总生存期提供独立的预后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建议将疲劳评估纳入日常的诊断检查中,并在未来的临床研究中作为一个分层因素。(Lancet Oncol. 2015, 16(15): 1506-1514.)

    研究细节

    这项研究于2008年11月至2012年8月在欧洲、美国和东亚37个中心连续纳入280例成年患者。所有患者均为6个月内被确诊的患者,且国际预后评分系统评估为中危(206例)和高危(74例)。被纳入的患者均不考虑年龄、并发症、体力状态及由较低的IPSS评分进展至较高评分的情况。

    疲劳评估采用EORTC QLQ-C30量表,评分范围为0~100,主要研究终点为根据自评疲劳基准值预测的总生存期。

    疲劳是预后因素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岁,中位随访期为1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7个月。

    单变量分析显示,与总生存期降低显著相关的因素为年龄增加(HR=1.022,P=0.0071)、输血依赖(4个月内每8周接受至少一种红细胞输血;HR=1.489,P =0 .0329)、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2分(HR=1.489,P=0.0329)、白细胞增多(HR=1.023,P=0.028)、IPSS评分为高危(HR=3.178,P=0.0002),以及自感疲劳严重程度较高(HR=1.130,P<0 .0001;每增加10分)。

    多变量分析显示,与总生存期降低显著相关的因素为IPSS评分为高危(HR=2.525,P=0.0035)和较高的疲劳程度(HR=1.110,P=0.0007;每增加10分)。在涉及WHO的预后评分系统和改良的IPSS分级系统的多变量模型中,疲劳依旧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风险比分别为1.120(P=0.0003)和1.130(P=0.0002)。

    研究者认为:“针对初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自评疲劳严重程度为预后预测提供了独立于金标准风险分级之外的信息。应该将疲劳评估应用到对这些患者的日常观察诊断中,并且在未来的随机临床试验中作为一个标准的基线分层因素。”

    (编译 张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