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可切除胰腺癌 一种新临床路径可显著改善疗效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H.Lee Moffitt癌症中心和研究所的Rashid OM等报告,一种新的临床路径,主要包括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卡培他滨和立体定向放疗的新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转归。(Ann SurgOncol. 2015年12月10日在线版)。
对于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目前尚未确立统一的治疗标准,并且不同治疗中心存在明显差异。Rashid等构建了一种新的临床路径,评估了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所有符合美国国家癌症网络(NCCN)诊断标准的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并收集了胰腺切除率、切缘状态、病理缓解情况、无疾病生存(DFS)、疾病特异性生存(DSS)和总生存(OS)数据,旨在评估新路径的疗效。
结果显示,共121例患者被确诊为临界可切除胰腺癌,其中101例患者进入该临床路径,94例(93.1%)患者完成了新辅助化疗和放疗。在101例患者中,55例(54.4%)接受了胰腺切除术,其中53例(96.4%)获得显微镜下阴性切缘(R0),另外2例则为显微镜下阳性切缘(R1)。
在需要接受血管切除的22例(44%)患者中,R0和R1切除率分别为95.5%(21例)和4.5%(1例)。45例(81.8%)患者被证实治疗后获得病理缓解,其中10例(14.5%)达完全缓解。接受胰腺切除的患者的中位DFS为23.0个月(95%CI14.5~31.5个月),中位DSS为43.0个月(95%CI25.7~60.3个月),中位OS为33.0个月(95%CI25.0~41.0个月),而未接受手术切除患者的中位DSS和OS则为14.0个月(95%CI10.9~17.1个月;PDSS=3.5×10-13,POS=3.5×10-10)。
研究者总结指出,该临床路径具有较高的新辅助治疗完成率和胰腺肿瘤切除率。胰腺切除可显著改善患者的DSS,并且分别有高达81.8%和14.5%的患者对新辅助治疗表现出病理缓解和完全缓解。研究结果支持开展进一步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以确定哪些方案是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法。
(编译 张飞 审校 李宇红)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李宇红教授评述:
随着胰腺影像学和外科手术技巧的发展,在“可切除”与“局部进展”胰腺癌之间划分出一类“临界可切除”胰腺癌。这一类肿瘤包括部分累及肝动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并且其受累的血管有切除与重建可能的胰腺癌。对“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施行根治性手术, 有助于提高以往被认为是“无法切除”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但是“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术后切缘阳性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术前应联合新辅助治疗以期缩小肿瘤,有可能为此类患者获得R0切除创造条件,并改善预后。
目前,对于“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模式仍未达成共识,较多采用的方式有术前化疗或术前化疗联合放疗,而术前化疗的方案有多种,多数学者采用有效率相对较高的化疗方案如FOLFIRINOX,GEM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以及本研究报道的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卡培他滨三药方案等;放疗的方式也有多种,如调强放疗(IMRT)、立体定向放疗(SBRT)等。对于“临界可切除”胰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国内学者应积极开展,以进一步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水平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