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38<2.0 cc可作为前列腺癌放疗后便血控制的安全上限
加拿大研究者Andrew Loblaw等报告,前列腺癌患者直肠接受38 Gy剂量放疗且具有两个临床因素是5次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便血的高危因素。因此应将定为直肠安全放疗剂量的上限。(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5年12月23日在线版)
为了明确5次分割立体定向放疗后出现高级别便血症状的预测指标。本研究自一项Ⅱ期前瞻性试验中入组258例35~40 Gy/5 f立体定向放疗后便血的前列腺癌患者资料。入组患者的便血症状为2级或更高级别的直肠出血。2级血便需要类固醇栓剂、4%甲醛或1~2次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3级血便需要超过2次的氩等离子体凝固、输血或高压氧治疗,4级血便患者存在内脏瘘口。其中,各种剂量测定和临床因素分析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分别应用ROC曲线分析和RPA分析来确定临床有效的截止点和高危人群。
结果显示,入组的便血患者占19.4%,3级以上占3.1%,中位随访29.7个月(四分位间距为20.6~61.7个月),从开始放疗到出现便血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7个月(四分位间距为9.0~15.2个月)。既往分别接受35 Gy前列腺放疗、40Gy前列腺放疗和40 Gy前列腺或精囊放疗的患者,便血的2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9%、27.2%和42.1%。根据ROC分析,直肠接受38 Gy(V38)的放疗剂量是引起血便的高危因素,占AUC曲线下面积为0.65。多变量分析显示,直肠接受38 Gy的剂量、随访过程中使用抗凝剂、患有痔疮都是便血的高危因素。RPA分析曲线显示,直肠接受38 Gy<2.0 cc放疗剂量、使用抗凝血剂或直肠接受38 Gy≥2.0 cc 的放疗剂量并存在1种其他危险因素导致便血的风险大于30%。
(编译 梁岩 郭放 审校 谢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