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腺癌新辅助放化疗仅使淋巴结阳性患者获益
一项来自美国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术前放化疗可以延长淋巴结阳性食管腺癌患者的生存,但对淋巴结阴性患者无获益。(JAMA Surg. 2016;151:234-246)
该回顾性研究分析了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国家癌症数据库(NCDB)中1998~2006年的1309例食管腺癌患者的数据。中位随访时间73.7个月。其中539例新辅助放化疗后接受手术,而770例接受单纯手术治疗。
分析显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患者的3年总生存(OS)优于单纯手术者(49% vs 38%,P<0.001)。
通过对淋巴结状态的分层分析表明,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新辅助放化疗的总生存倾向性校正评分优于单纯手术(HR=0.52,P<0.001),而在淋巴结阴性患者中并无差异(HR=0.84,P=0.22)。
为了更进一步剔除肿瘤降期和临床分期失误的影响,研究者通过匹配临床淋巴结状态和病理评估淋巴结状态挑选出淋巴结阳性和淋巴结阴性患者,结论进一步得到了证实,淋巴结阳性者中采用术前放化疗和单纯手术患者的3年OS率分别为34%和18%(P<0.001),而淋巴结阴性者中两组的3年OS率均为55%(P=0.61)。
该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提供肿瘤复发信息,只分析了总生存没有评价无病生存。此外,如何进行准确分期信息不充分,没有提供化疗方案和放疗剂量等信息。研究者通过倾向性校正评分分析尽可能地弥补不足,并认为尽管有着众多的局限性,该研究根据淋巴结状态分层,仍然为食管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
然而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的Evan J. Wuthrick认为该研究虽然很有趣,也确实增加了证据,但其结论应该谨慎对待。因为研究所采用的数据由于时间跨度太长,并且肿瘤分期检测及方法已经发生了改变。
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心胸外科的Wayne Hofstetter指出,仅仅根据目前的治疗指南,部分患者很可能接受了本不该接受的术前放化疗。FFCD 9901的研究结果提示,早期食管癌进行术前放化疗并不能改善总生存,但增加了术后死亡率。
识别术前综合治疗不能获益的亚群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样能避免过度治疗。最佳治疗既需要避免过度治疗也要避免治疗不足,这有赖于准确的临床分期,但临床分期手段的准确性仍然不足。
Wayne Hofstetter认为目前的术前评估体系都与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相关,建立在假定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是一致的基础上,但其中的线性相关性尚未被证实。因此医生们难以准确预测患者的真实生物学特征。现在利用基因标志物有望预测出高复发风险患者,并靶向肿瘤的相应基因,提高治愈的机会,减少不良反应。而基因标志物提示为低复发风险和那些对术前治疗抵抗的患者可以直接手术。这将改变传统评估体系的困境。
(编译 周礼鲲 审校 巴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