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肾癌 减瘤性肾切除术应用不充分能缩短生存期吗?
特约主任编委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杨勇 教授
在20世纪90年代,转移性肾癌(mRCC)的减瘤性手术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一部分学者认为减瘤性手术切除原发病灶以后可以降低肿瘤负荷,使得随后的细胞因子治疗(白介素-2或α干扰素)更为有效;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以及手术所致的细胞因子治疗延迟会导致疾病进展,因此减瘤性手术是弊大于利的。直到两项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减瘤术+细胞因子治疗对比单纯细胞因子治疗能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7.8个月延长到13.6个月,并且降低31%的死亡风险,减瘤术+细胞因子治疗才成为了标准治疗。(J Clin Oncol. 2016年8月15日在线版)
一些Ⅱ期或Ⅲ期临床研究证实:在转移性肾癌切除原发病灶以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例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帕唑帕尼等)的靶向治疗延长了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两项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CARMENA和SURTIME)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更有荟萃分析表明:减瘤术将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50%以上。
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Hanna等对此项结果提出了质疑,NCDB数据库中约1/3的患者于减瘤性手术后接受了靶向治疗,减瘤性手术的应用与白种人、年龄较轻、具有私人保险、肿瘤低分期、淋巴结无转移以及在癌症中心接受治疗等因素相关。并且研究中接受减瘤术的患者比例较大宗肿瘤中心的比例要低得多(58% vs 85%)。可能的原因为:其他治疗中心的患者可能未受到泌尿外科医师的会诊推荐,NCDB的数据并不一定能准确代表减瘤术的使用率。总之,这些不可避免的选择性偏倚导致了减瘤术的应用率不高。
但如不考虑这些数据的局限性,接受减瘤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仍然被显著延长。直到目前,减瘤术依然被NCCN及欧洲肿瘤学会推荐用于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治疗。即便在靶向治疗时代,减瘤术使用率的降低仍然导致了转移性肾癌的生存不良,尤其在黑人、未接受医保的患者中更甚。因此,应当给肿瘤内科医生及泌尿外科医生们敲响警钟,是时候认真考虑为每位转移性肾癌患者行减瘤术。
(编译 安超 审校 张宁)